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服婚礼

   2015-04-20 网络网友42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终于决定“昏”了。你别笑,我没有写错别字,“婚礼”在古代是被写作“昏礼”的,在黄昏举行。关于怎么“昏”的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理念篇

    作为80后,成长的过程就是观摩别人婚礼,以及见证中国新娘服装流变的过程。观摩的结果,是越来越晕。

    记得还是小屁孩的时候,爸妈有同事结婚,在单位礼堂里挂了彩纸,新人要介绍恋爱经过、一起咬苹果、在同事起哄中表演各种游戏,单纯热闹,十分有趣。

    上世纪80年代末,舅妈嫁给舅舅的时候,穿的是红色西服裙,在家里摆了若干桌招待亲戚朋友,喜庆大方。

    上初中的时候,参加了若干场在酒店举行的婚宴。那时刚开始流行婚纱,但许多老人还不能接受白色,于是就有了穿粉红色、大红色纱裙的新娘。记得有一次,一对新人来我们学校拍婚纱照,当时是冬天,那新娘两手抱起裙摆走路,底下露出两截黑黑的西装裤管。

    进入新世纪,酒店婚宴成为婚礼常态,追求个性的婚礼也层出不穷。上天下海,无所不至;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公交车乃至马匹,都拉来作为交通工具;婚纱、小礼服、旗袍、褂裙、凤冠霞帔,各花入各眼;婚纱照方面,只穿婚纱在室内摆POSE的早就OUT了,宫廷装、小凤仙装、五四青年装也不过是寻常套路,最近刚流行的是60年代知青打扮,还有人尝试吸血鬼造型……

    眼花缭乱!我该怎么选?当然不能泯然众人矣。一天在网上闲逛,看到“汉网”上几套汉服婚礼服实在漂亮。在日剧、韩剧里,主人公往往会穿和服或汉服作为婚礼服,中国人穿汉服结婚,理所当然嘛。嗯,就是它了。

    服饰篇

    多年来,中国女性们一直以为旗袍是我们的传统服装,直到民族大联欢的时候一看,突然发现不对了,旗袍明明是满族的传统服装嘛。其实,从周代一直到明末,中华民族穿的一直都是“汉服”。

    汉服有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不同类型,共同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

    目前,网上汉服爱好者众多,也有人专门做这生意,要买到一身汉服并不太难。如果是标准体形的话,直接邮购一套即可;至于我么,还是度身定做比较好。在“汉网”上,公认做曲裾深衣最好的是杭州的寒音馆。于是,上淘宝看了它家的款式展示,选定一套“碧桃春”。

    这是一套大红色深衣(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汉服),“碧桃春”取的是《诗经·周南·桃夭》的诗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本身就是为婚礼准备的。

    说句闲话,最早的“昏礼服”并非红色,周代是黑红色;唐代是男穿红、女着绿(所以有红男绿女之说);宋代以后新娘穿红色才成为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

    等了半个月,衣服做好,并送了假发一个。首饰方面,寒音馆的汉服专家说,穿深衣不适合配戴得太华丽,就选了一支钗。

    礼仪篇

    既然穿汉服,婚礼仪式也尽可能复古,最终选择了采用周制婚礼的元素。

    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仪式非常复杂,迎亲后的“正婚礼”包括盥礼、祭酒、结发、结缨等(人们心目中象征了古代婚礼的挑盖头、跨火盆、闹洞房等习俗,其实都是后来才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同牢合卺”。

    “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食同一牲畜之肉,象征共同生活的开始。

    “合卺”是指夫妇交杯而饮,交杯只是交换了杯子而已,并非后来人挽着胳膊喝的“交擘酒”。在古代,饮酒的器皿是把一个匏瓜分为两半,新人各持其一,象征夫妇由婚礼将两人合为一,同时,匏瓜是苦的,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意思。

    要采用这些礼仪,最困难的是找齐各种道具,比如行“合卺”礼用的酒器,“结发”礼用的锦囊、盥礼用的铜盆等。幸好有婚庆公司。给我们做婚礼的婚庆公司是第一次碰上周制婚礼,负责我们这单子的小伙子叫李晟,那几天净忙这些东西了,他说,从来没为准备婚礼累成这样过。后来,“八婺汉服群”也参与进来,漂亮的汉服美眉们成为了婚礼上的一大亮点。

    现场篇

    婚礼那天,我们站在门口,有亲戚端详了好几遍,都不敢走上前来。朋友们则说:“太有意思了!”

    这些几千年前的礼仪,真的做起来,并不烦琐,反而让人觉得简单中有深意。我想,随着婚礼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汉服,也认同周制婚礼。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9585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