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新人结婚 亲朋送礼 商人赚大钱

   2015-04-20 网络网友29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对现在的单身族来说,谈到结婚,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有房有车,只有结过婚的人才明白,房子是前提,车子是后话,手里没个万儿八千的,想把婚礼顺顺当当的办下来,都不可能。现代人结婚,自己杀猪宰羊请厨师办酒席招待亲友的毕竟是少数,怎么着也得到酒楼摆上几十桌,如此一来,商家怕比新人还要高兴。新“结婚三大件”
    “结婚是必须要有房子的,最好还要有车。”最近,张伟(化名)正在为结婚而发愁,虽然和女朋友已经领了证,但想到结婚的那笔开销,他就有些担心。
     在结婚者中大多有自己的新房,曾有人说过,结婚结不起,原因很简单,结婚要钱,“房子、车子、票子”被称为新结婚三大件,其中又以房子为基础。因此,很多新人望着房价兴叹的同时,又不得不尽早将房子买好,以备结婚之用。
     陆先生和妻子都在市区某机关单位上班,去年结婚时,他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价值30多万元,父母帮着解决了大半部分房款,而装修费则是12万元,花去他和妻子工作十年来的所有积蓄。
     家住沙湾路的高先生在结婚时买了一套价值20多万元的新房,首付6万元,剩下的全靠他和妻子的工资按揭,而装修则用了4万元,“将按揭20年。” 在高先生居住的小区,他的邻居有不少是和他一样的新婚夫妇。   
     雨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有2810对新人登记结婚,今年截至11月12日,已经有2560对新人登记结婚。统计数字显示,雨城区平均每年有近3000对新人结婚,而这其中如果有一半以上新人买房,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有房后,还想着更好的生活,因此,现在把私家车作为结婚必需品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婚后几年陆续买车的年轻人也是不少。
   
难以招架的“罚款单”
     今年十一长假还没开始,市区某企业员工王先生就高兴不起来了,原本准备和妻子一起出去旅游的他,不得不面对11张请帖。企业的过节费还没发,这11张请贴犹如红色“罚款单”,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王先生说:“每次接到请帖,特别是交往不甚密切的人送来的,心里除了高兴,也不乏无奈。”他11份“罚款单”中,其中有一个老同学,王先生自然少不了将半个月的工资奉上800元,另外10张来自同事、朋友,但每一处至少也要100元,如此算下,他在十一假期间光送礼就要花去近2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就全用于“罚款”了。
     在农历逢六、八、九这几天,婚宴明显增多,而且集中在10月至次年2月,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春节前后,一个假期吃三五场喜酒很常见。市民杨毅说:“面对朋友的‘邀请’,该送多少红包我不禁犯愁,少了,不够意思;多了,有点承受不了。普通朋友、同事、较亲密的朋友分别该怎么分送?有时还遇到几件事情在同一天发生,每一处都得去人。人到人情到,是民间不成文的规矩,碰到这种情况,那就只能抓紧时间跑场子了。”
     在名山县某乡镇中学上班的李林就曾遇到一天要吃四处婚宴的情况,他与妻子兵分两路,一个在雅安本地吃两处,另一个到区县里参加婚宴。到了晚上回家,两人都没在婚宴上吃饱,于是又到小饭馆里吃了一顿。
     中国人推崇礼尚往来,结婚贺礼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避免的,细算之下,普通工薪族每年送出上千元的婚礼钱非常平常,十多亿中国人,这笔贺礼加起来该有多大着实无法想像,但对于货币的流动,经济的发展,无疑有不小的带动作用。

数额庞大的婚庆消费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结婚”早已通过商业化运作成为一种产业而存在。
     张伟向记者列出一个清单:房子20万元,装修6万元,家具家电3万元,婚礼1万元,还有珠宝等加起来至少30万元。
     据新华网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3500亿元。到2010年,我国的婚庆综合消费能力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正因为有那么多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这一市场似乎不可避免地火了起来。
     除婚庆市场外,结婚还牵动了婚纱摄影、美容美发、首饰礼品、烟酒餐饮、交通旅游、家居用品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新人蜜月旅行也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雅安年轻人已经开始喜欢上蜜月旅行,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雅安某旅游公司胡熠说,今年他们已经接待了20多对新人,每个月有3至5对新人前来光顾,他们主推海南、三亚、丽江等地。
     80后结婚的越来越多,又趋向于高品质的生活,90后的结婚潮也将来临,胡熠相信他们的市场是很有前景的。   
     记者在市区几家旅游公司了解到,每家公司每月至少有两对新人参加蜜月旅行,“蜜月旅行有很大潜力”,很多旅行社提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9555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