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媳妇接钥匙,明年咱家添个人”“媳妇,媳妇吃个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25日,长春市绿园区一家饭店内的婚礼上,法国小伙威廉·德风丹,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对长春女孩郑淼说着中国传统婚礼语言。这是一场中西结合婚礼,开始是西式婚礼,而后又转为中式婚礼。
中西结合婚礼
中文演讲 稿是法语音标
“在座诸位亲朋,我无比激动……愿你们从今以后,无论贫困,还是富有……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都一生一世,永远心心相印……”婚礼上,新郎法国小伙威廉·德风丹的父亲,手拿“演讲稿”,对台下所有亲朋高声“演讲”。在此之前,老先生用法语向大家致辞,因为现场很少有人懂法语,新娘长春女孩郑淼在台上直接翻译。
虽然听着老先生的“中文”有点别扭,但老先生已经练习了一个晚上。据介绍,老先生手中的并不是中文“演讲稿”,而是由郑淼精心书写的法语音标“汉话”。
说话小游戏
法国新郎学着挺别嘴
在25日11时48分至13时30分举行的中法婚礼,共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西式婚礼和中式婚礼。
第一阶段就是西式婚礼。最开始,31岁的新郎威廉·德风丹,从舞台前走到对面向30岁的新娘郑淼单膝跪地求婚,随后,他拉着新娘的手走向舞台中央,西式婚礼正式开始……西式婚礼结束,又上演了中国传统婚礼,此时,一对新人的西装换成了唐装。中式婚礼中,司仪让新郎和新娘做说话游戏——司仪说出了暗示“早生贵子”的4个句子,可新郎在学的过程中,却让台上亲朋笑声不断,特别是在说到“媳妇,媳妇吃桂圆,咱们不缺粮食不缺钱”一句时,怎么听着“粮食”都像“洋食”
恋爱故事
计算机培训班上一见钟情
说起法国小伙威廉·德风丹和长春女孩郑淼的爱情故事,应该属于一见钟情型。
2002年年末,郑淼到法国巴黎求学。2008年10月,都已参加工作的二人在一次计算工程师培训班上相识。
“我们不在一个单位,但那次培训班,我们俩都是各自单位派去的!”郑淼说,培训班一次午休,班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这使得他们有了单独沟通的机会,几句话下来便彼此喜欢上了对方。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经常约会,一起散步。因为郑淼喜欢自制日记本,威廉·德风丹就给她寻找所有的工具,虽然威廉·德风丹并不懂汉语,可他却愿意走进郑淼中国人的生活圈子。今年2月6日,威廉·德风丹给了郑淼一个求婚的惊喜。
对于首次来长春,并为女儿举办婚礼的郑淼父亲来说,威廉·德风丹是个老实并有责任感的男人,可以放心地把女儿托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