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抗洪艰难时期帐篷里举行感人婚礼现场

   2015-04-20 网络网友55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昨日中午,(湖北杜家台)新农垸全线漫溢后的第12天,本地姑娘王君芳和外地郎胡进昌在堤上的救灾帐篷内摆酒宣布成婚。在简陋的帐篷里进行温馨的婚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人的婚礼现场看一看。

 

头晚上,亲属忙着“抢”财产

 

从堤上望去,受灾后的新农垸,已淹得只能看到一些房顶;27日晚,他们接到镇政府通知:杜家台可能在凌晨开闸泄洪,一旦泄洪,位于蓄洪区内的新农垸,很可能会淹得连房顶都不见,大家纷纷回家“抢救”财产。

 

“本来准备今天开酒席,一接到通知,所有人都下屋里去抢救东西。”新娘王君芳的堂哥王新云说,他的冰箱、电视、空调都废了……“实在搬不出来。”

 

王君芳的幺叔,有几十袋化肥搁在较高处,一晚上没能捞出几袋,假如分洪,“让水一泡,都没用了。”

 

用水难,娘家人负责轮流挑

 

王君芳今年27岁,在汉口一家化妆品公司工作;新郎胡进昌大她3岁,在武汉开医药公司。

 

“我们在武汉的很多朋友都来了,水灾不能妨碍什么。”说起这次的特殊婚礼,王君芳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

 

不过,在临时帐篷内准备婚宴,用水成了难题。

 

三个半人高的铁皮桶,一条拇指粗的输水管,一股小指粗的水流。这就是堤上近20个帐篷内灾民的基本用水。村民们戏称那条水管是“电线管子”。

 

“洗菜蒸饭,这么点水哪够用的,只好让他们家的人多辛苦一点了。”做菜的王泽辉师傅说。

 

脚下浸泡着村庄的江水早已发臭,不能使用。新娘家里派了几个人,轮流挑着水桶到300多米外的村里用压井压水。

 

这些井水只能洗菜,“做出来的菜是黄色的。”王师傅说,他们只好又从镇上买回了十几桶纯净水。

 

酒席上,谈得最多还是分洪

 

早上9点,婚宴开席,七张桌子在堤上摆成两排,地方太窄,人们坐得有点挤。上菜了,鸡鸭鱼肉,大多是荤菜,小孩子们吃得不亦乐乎。

 

“青菜涨得太多,就少买了一点。”王师傅说,水灾造成附近菜农都没菜可卖。

 

即便如此,每桌菜的成本还是达到了200元,“比平时贵了至少50元。”王师傅说,因为荤菜也涨价了。

 

酒菜当前,人们却没法放下心吃喝。“昨晚上喊得那么厉害都没分,我看今天不会开闸了。”王新云光着膀子,边夹菜边跟人讨论会不会分洪。

 

迎亲路,新郎被迫走堤下

 

上午10点半,第一拨席已经吃罢,新郎胡进昌终于出现在堤上。西装笔挺、手捧鲜花的他,带着一队乐师吹吹打打前来,不料在路口即被新娘家一众亲友挡住。

 

“准老舅”王新云解释:按照当地风俗,新郎接新娘时不可走回头路,必须绕圈子,而堤上只有一条路,只好让新郎从堤脚水边草丛中前往,如此才能从堤上返程。

 

新郎哭笑不得,只好举步往坡下长草中走去,也顾不上爱惜衣服。

 

救灾帐篷没有门,胡进昌逃过了塞红包“撞门”的环节,他进入帐篷单膝跪地献花向王君芳求婚,起身后对伴郎大喊:“快发烟,见人就发!”

 

仪式从简。新郎挽起新娘,在唢呐和鞭炮声中奔向新的生活。

 

“真想有个窝。”王君芳的二姐目送妹妹离开,感叹说,“相信政府可以尽快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9331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