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北京石景山百姓演出队送戏进工厂社区

   2013-05-15 336
核心提示: 欢庆网5月15日消息:在石景山,过去邀请专业演员下基层送文化,现在都是居民自己演了。全区142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演出队伍,多达390支,涉及合唱、舞蹈、话剧、戏曲等数十种艺术形式。1.5万居民常年参与其中,月月要到附近的社区、学校、工厂、部队义务送节目。至今为止,已创编了2万余个原创文艺节目,赢得国家级、市级奖项的不下百个,其中梅花大鼓《岁月如歌》等10余个节目,还荣获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最高奖——“群星奖”。
       欢庆网5月15日消息:在石景山,过去邀请专业演员下基层送文化,现在都是居民自己演了。全区142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演出队伍,多达390支,涉及合唱、舞蹈、话剧、戏曲等数十种艺术形式。1.5万居民常年参与其中,月月要到附近的社区、学校、工厂、部队义务送节目。至今为止,已创编了2万余个原创文艺节目,赢得国家级、市级奖项的不下百个,其中梅花大鼓《岁月如歌》等10余个节目,还荣获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最高奖——“群星奖”。

       演出训练有规划
 
       不同于路边秧歌,参与者随兴所至、来去自由,石景山的这390支群众文艺团队都有着像模像样的训练、演出规划。

 
       拥有演员300余名的八角街道群众艺术团,在全区都小有名气。通俗歌曲、京剧、豫剧、河北梆子,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台上演的、唱的,全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儿,大家伙儿看着自然高兴又亲切,场场演出都是满座儿。不仅在本社区里火,艺术团还常常应邀去别的街道巡演。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巡回表演了80多场。
 
       居民邵乐萍是八角艺术团快乐舞蹈队的队长,从创作、导演到表演,全活儿。眼下,她正率领着“麾下”24人的舞蹈队练习藏族舞蹈“热巴鼓舞”,本月底,这段新舞将正式亮相区里的群众文化演出季。
 
       像邵乐萍这样的基层文艺骨干,在全区已经有3000余人。他们把越来越多的居民,凝聚在了舞台上,将一出出生动活泼的戏,演进了百姓心坎里。
 
    政府出资引智搭台
 
       台上,普通百姓挑起大梁成主角;台下,则是区政府出资、引智鼎力支持。
 
       石景山区与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首钢艺术团等专业团体,建立起合作机制,吸纳、引进文化名人成立专家顾问团,让这些专业人才给老百姓指导、培训,帮着创编节目。乔羽、徐沛东、石顺义、杨铭等名人都曾为石景山区的居民写歌、评歌。
 
       石景山文化馆,更是成了群众文艺团队的大本营。居民想学哪门技艺,随时点单,文化馆安排专家辅导;想观摩演出,这儿有定期的开放日,名角大腕面对面给居民演;想自己秀技艺,这里还能为老百姓搭建演出平台。
 
       社区里的文化设施一样不掉链子。鲁谷社区最近刚刚开放了地下人防工程改建成的文化室,专业的舞蹈排练室,整面墙的大镜子……应有尽有。光是为居民演出队置办行头,每年区政府都要投入百万元。
 
       台上台下演绎幸福
 
       石景山群众文艺如火如荼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
 
       区域的转型升级,使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坦。“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好日子不只是好吃、好穿,更重要的是精神头好,心里熨帖了。”八角居民艺术团演员王玉娟感慨,如今,好日子是唱着过的。
 
       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人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反映区域转型发展成果的歌舞《美丽家园》、舞蹈《阳光路上》;反映居民幸福生活图景的戏曲演唱《春醉花园城》、歌舞《共享欢乐》……像这样反映身边变化的原创节目越来越多,欢声笑语汇成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画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92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