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齐叹可惜
3月20日,被打新郎李瑞佳永远离开了人世,他的非正常死亡,引发了许多人的议论。3月21日,记者又来到清徐县西营村,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在我们这里,"闹喜"的风俗历来就有,早已见怪不怪了,可是,这"闹喜"闹出人命的稀罕事,真是闻所未闻!”在清徐县孟封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杨大爷对记者说。他参加过的亲友婚礼不下30场,“打新郎”的仪式次次都见,但大家都是意思意思,图个吉利,从不会对新郎下狠手。“李瑞佳的事情也该给大家提个醒了,做事不能这么不厚道。孩子才24岁,因为一个图喜庆的仪式而命赴黄泉,不该啊!”“这新郎真是可怜,在那天的婚礼上,我还劝那些小伙子不要打了。”村民李大娘说,她眼睛里也泛起了泪光。还记得在那个热闹的婚礼上,李瑞佳一直笑着,在承受着周边好兄弟捶打的同时,嘴里还告饶着。眼见那几个好兄弟越打越凶,连李瑞佳的新婚衣服都扯散了,李大娘忙上去拉开这帮兄弟。“好了,别打了。”她想拉住一个用力捶打的小伙子,却怎么也拉不住。“真没想到过了闹洞房的那一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在一片“可惜、可叹”的议论声中,也夹杂着这样的声音:“村里结婚,谁不打新郎?别人没事,他咋就住院身亡?”“在去医院之前,他还是自己走去的,怎么现在就死了?”
……
网络热议婚嫁“陋俗”
“好兄弟”闹洞房,新郎被打辞世的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老道人:封建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入洞房前谁也不认识谁,经过闹洞房,热闹了场面,也打破了陌生感,所以,闹洞房的仪式延续了下来。
虽然都是闹洞房,可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有的是悬空吊起一颗苹果,要求小两口单凭嘴的默契,将苹果一人一口吃掉,预示着平平安安;有的是将一支筷子插入酒瓶,让小夫妻俩用舌头配合,把筷子夹出来,预示着齐心协力。后来读书,读到德国有一小镇,闹洞房的内容是:准备一圆木一大锯,让小两口把圆木锯开。可别小瞧这一招,如果没有细心和耐心的协作配合,无论如何办不到。
如今,看到清徐县小两口结婚打新郎的习俗酿成惨剧,让我很痛心。上拜天、下拜地,拜完天地拜父母的程序没有,给父母奉茶的仪式没了。剩下的仅有“打新郎”这样的陋俗,真是本末倒置。
@行客士心:我觉得这个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在批判这些打人的“好兄弟”的同时,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千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继承了多少精华,又延续了多少糟粕?
被打新郎身亡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房里欢庆不肯离开、日夜流着眼泪的李瑞佳的母亲,刚过门整天抱着结婚照哭泣的新娘伟伟,还有欲哭无泪却依然支撑整个家的姐姐李春瑞,她们的遭遇让人扼腕叹息。
见习记者 王倩 冯艳丽
相关·结婚陋俗
借住“洞房”小夫妻送命
“在乡下举行婚礼,洞房的挑选很有讲究,说白了,这就是陋俗。”3月20日,高平市建宁乡程家河村72岁的张明告诉记者。
张明介绍,在高平乡下农村举行婚礼,新婚夫妇结婚的“洞房”,是根据风水先生按命相推算的方位入住的,“洞房”还必须是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现在农村的房子大多进行了改建,大部分是坐北朝南的房子,可是按命相入洞房就要找不同方位的房子,要是堂房(坐北朝南的房子)就好找,可要是东南或西南耳房就不好找了,这时村里人就得把“洞房”选在没人住的老房子里,要是夏天还好点,到了冬季,就得挨冻。为了“吉利”,新婚夫妇只得委曲求全,有的当晚生煤球火炉取暖,经常发生新婚夫妇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甚至有一对夫妻死在了这样的“洞房”里。张明说:“以后要摒弃这种陋俗,不要相信迷信,结婚是件高高兴兴的事情,洞房花烛夜应该住在男方家的新房,而不应为了相信所谓的风水,葬送了性命。”
本报记者 程培青
作者:王倩 冯艳丽来源王倩冯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