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会趋多,引发非议久矣。早在2008年,著名小品演员朱时茂也曾直言“我国晚会比别国多”。如今,濮存昕再次直言“有太多太多的晚会”、“什么事情都能办个晚会”。晚会泛滥的问题显然已成为公共议题。
不否认濮委员所言的“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这么多晚会”的话外之意——晚会主办随意,难免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背离了节约、简朴的精神。
对于百姓来说,恐怕“晚会多一点不是什么问题”。毕竟,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休闲、文娱生活、精神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搞一些高质量的晚会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何不可?
或者,真正的问题在于,晚会泛滥暴露晚会同质化现象严重。单单回顾各电视台历年举办的跨年晚会、春节晚会以及元宵晚会,基本上能有一个概莫能外的总结:明星扎堆。譬如今年的东方卫视春晚,共邀请了60余名明星。而凤凰传奇组合,在今年春节期间一共上了7台春晚。诚然,请明星无原罪,但倘若明星不能给观众美的享受,或者说,观众对明星八卦的追捧胜过对明星作品的讨论,显然也不正常。再加之春节期间,人们多是走亲访友,如果各台晚会不能给观众奉献有真正创意的“贺年大礼”,资源浪费也是显而易见。
换而言之,举办晚会不能完全由趋利思维主导,比如地方卫视,不能总是想着如何凭借举办晚会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以期收获更多的广告赞助以及更多的利润,尚需思量怎样打造一场场高品质的晚会,给观众“一场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
当然,如果再细细审视,地方卫视所举办晚会的同质化现象,无非日常节目“内容同质,原创匮乏”的衍生罢了——要么是选秀当道,要么是相亲成瘾,要么是荧屏上清一色的“杀鬼子”,缺乏创意。
对于晚会泛滥,很多人都着眼于讨论资源浪费、功利化等问题,这并无一丝不妥。只是,这些常规角度背后,还应关注晚会同质化严重问题。如何让晚会更有创意,更有品质,更为观众所喜闻乐见,也是问题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