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丈夫婚前承诺买房 无果后娇妻诉离婚

   2015-04-08 网络网友27
核心提示:见下文

 

从小相识,恋爱4年后喜结良缘的一对80后夫妻,本应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可是婚后,丈夫却没能按照婚前的承诺在城区购买一套住房,双方口角增多,最后小两口反目,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妻子更在法庭上向曾经深爱的丈夫索要青春损失费。本月中旬,点军法院审理了这起“80后”让人惋惜的离婚纠纷,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准予双方离婚。

 

高中同窗

 

打工情侣租房结婚

 

今年7月中旬,24岁的王芳红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刘小明,最终还是在法院拿到了离婚判决书。当年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承诺,最终成了过眼云烟。

 

9年前,王芳红和刘小明进入宜昌同一所高中读书,有缘的是两人被分到一个班,座位也是一前一后。因为学习的关系,两人交流频繁,课余时间也经常在一起嬉闹游戏。

 

2004年,两人顺利的从高中毕业。怀揣梦想的两人分别来到宜昌城区打工。因为长得乖巧且性格温和,王芳红很快进入城区一所大型购物中心上班,而刘小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区做起了小建材生意。来到城区后,两人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每天下班后,王芳红总会关心地给刘小明发短信。周末只要两人都有时间,刘小明也会主动约王芳红吃饭、喝茶。双方你来我往,彼此的感情越发深厚。

 

2006年,王芳红接受了刘小明的求爱,并很快搬到刘在城区租住的房子里,开始一起生活。因为都已到了婚配年龄,加之读书时双方父母都知晓对方的情况,两人的恋爱关系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肯定。

 

2008年,王芳红和刘小明在恋爱4年后,前往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由于双方都是农村出生,经济情况拮据,这对感情极好的小情侣彼此约定,先一起租房生活,苦个二三年,赚到钱后再买房。

 

承诺买房

 

“奋斗男”难得理解

 

结婚后,刘小明深知没能在城区买套住房,亏欠她太多。生活中,他尽量照顾王芳红,并多次向妻子承诺,只要两人一起努力,一定在二三年内让她住进新房。王芳红能够理解自己丈夫无力购房的苦衷。她明白,丈夫也正在为早点购买属于他们的爱巢而努力。

 

然而,王芳红却无法做通自己父母的工作。身为父母,怎么也不愿看到女儿一直在城区租房生活。

 

王芳红的父母多次催促刘小明在城区买房,给女儿一个好的归宿。刘的家庭也理解对方的想法,但是一年多过后,刘家还是看不出准备买房的意愿。

 

2009年3月开始,王芳红眼看着身边的姐妹大多已在城区购房安家,也开始不断的提醒丈夫购房的事情。就在小两口为房子的问题争论的不可开交时,王的单位因为效益不好,收入大幅下降,脾气也越来越火爆。此时,刘小明的小建材生意,因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越发不好经营。此时的他,别说买房,连生活都出现了困难。伴随着家庭经济危机,夫妻两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自己一直在努力,却得不到妻子及其家人的理解。刘小明面对生活和感情的压力,选择了逃避。

 

2009年下半年开始,刘小明在周围朋友的介绍下,开始玩上了网络游戏,并迅速沉迷进去。为了游戏中人物练级,他甚至好几天不出门做生意,除在网吧上网便是呆在出租房里睡觉。

 

刘小明没了收入,妻子对他的不满越来越大。2010年年初开始,小夫妻开始分居。小两口的矛盾,迅速升格为两亲家的矛盾。双方父母对买房这个问题相互指责,连春节都没相互拜年。最终王芳红在征得家人同意后,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和刘小明离婚。

 

判决离婚

 

娇妻怒索青春损失

 

法庭上,原本恩爱的夫妻彻底反目。

 

庭审中,刘小明要求王芳红返还曾为其购买的结婚戒指、耳环、吊坠以及结婚时的礼金,刘小明的父母甚至还要求王芳红支付一起同居时的生活费。王芳红也毫不退让,要求刘小明赔偿其青春损失费。

 

面对这对年轻的“80后”小两口,法官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办案法官多次与双方的父母交流,希望能挽留住这段婚姻。然而,几经周折,夫妻双方仍然互不妥协。

 

法院审理认为,王芳红刘小明自由恋爱,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但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不久即开始产生矛盾,且不能相互包容,应视为双方并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鉴于双方都同意离婚,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在财产纠葛方面,由于双方结婚时间较短,王芳红应将金银首饰、结婚彩礼返还给刘小明。至于刘小明要求王芳红支付同居期间生活费,以及王芳红要求刘小明赔偿青春损失费,由于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一位参与此案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夫妻不仅仅是一起享受生活,也包括共同奋斗,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该案中,小夫妻彼此有较好的感情基础,对彼此的性格也十分了解。面对暂时的生活上的困难,更应该相互鼓励,共同面对。逃避责任、推卸责任,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购房、产子等,都是家庭的一份负担,而这份负担的担当,应该是夫妻双方,为这样的事情反目,实在让人惋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730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