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最高法 婚姻家庭纠纷调节为先

   2015-04-08 网络网友29
核心提示:见下文

 

法院受理婚姻家庭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等案件前,应在开庭前先采用调解的方式。对于被执行人财产难以发现的案件,法院将联合公安等部门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敦促被执行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昨日,最高法发布《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细化规定各类案件的调解程序和事项。

 

《意见》共分四部分,29项条款,对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等各类案件的调解事项均有细化规定。

 

《意见》特别提到,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等民事案件应采取开庭前先调解的方式。对于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诉至法院后当事人自行和解的,法院应当准许。

 

对于“民告官”类的行政案件,《意见》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合法但不具有合理性的行政案件,法院应通过协调尽可能促使行政机关在诉讼中自行撤销违法行为。

 

在案件执行方面,针对被执行人财产难以发现的案件,《意见》规定法院应联合公安等部门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敦促被执行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法院“重判轻调”的观念并未根本改变。同时,由于诉讼费用、审限压力等原因导致有的法院和法官不愿做调解。《意见》将规范基层法院和法官的调解程序,改变法官的审案思维,提升法官“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理念。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认为,因为民事、刑事案件的量很大,新规执行后,最高院还应该出台措施避免基层法院盲目的追求调解率,由此出现法院强制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应保证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为先的原则。

 

■ 解读

 

【民事案件】 小标的民事纠纷应先行调解

 

《意见》: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民事纠纷,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解读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认为,新规与过去的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有实质性突破。以往民事案件庭审一般首先要通过举证、质证等正常庭审程序,对于一些有调解可能的案件,法官会在庭审后进行调解。这种方式实际上延误了调解的最佳时机,庭审上双方辩论激烈,庭审后调解从常理上将是很难接受的。新规将调解程序前置,法官可以先了解双方的意图,然后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调解,调解的氛围更适当。同时,庭前调解也可以节省更多的司法资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611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