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湖北一考生考前自杀 疑是压力太大

   2015-04-08 网络网友54
核心提示:见下文

 

高考首日,传来消息,湖北广水一男生于考前跳楼自杀。这名男生来自乡镇,就读于复读学校。

 

这个新闻令我震惊。在我的关于高考的记忆中,有考后出分数时落榜自杀的,也有考试中过度紧张被送去医院急救的,像这样在临考前自杀的,还是第一次。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选择自杀?新闻中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不敢妄下评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自杀与高考有关。

 

我并不愿把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归为是高考制度的原因。这样的归因,会有不好的暗示,也难有积极的作用。就像多年前出现零分考生对抗高考制度的新闻,我不赞成这种对抗法,那是以学生的青春和前途作为代价的。

 

必须承认,高考制度存在十分严重的弊端,这也是我一直呼吁改革高考制度的原因。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考生来说,社会和老师所能做的,不是增强他们对于这一制度的焦虑,而是让他们尽可能放轻松。

 

但现实却与这有着很大的背离。据我所知,高考前,很多学校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而加重紧张气氛的,恰恰是老师。比如,有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放松,现在升学率已经70%了,上大学很容易,不愁上不了大学,我们现在都已经不统计上线率、只统计二本率了。还比如,有老师对学生说,你们一定要发挥出好的水平,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和家长,你考试紧张过度,考不上大学,复读一年需要多少钱?考不上好大学,今后也找不到工作。

 

这哪是让学生放松?分明是让学生更加焦虑。前者,老师的话告诉了学生,二本以下的大学,在老师眼里都不是“大学”了;后者,老师想采用目标激励法激励学生,可谁不知道,已经高三的学生,神经早就绷得太紧?

 

每年高考来临,高三学生就这样身处在一种“被紧张”的环境中。校园中,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的倒计时牌,每天提醒着考生;校园外,报纸、广播、网络的高考话题,让高三学生时时感受到,自己“确实”在面对一场人生大考。在这样的环境中,考生能不紧张吗?

 

而不少中学由于缺乏心理辅导老师(复读学校就更缺乏),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只能靠学生们自己消化。前不久我到多所中学做讲座,老师在讲座前告诉我,最近这些孩子高度紧张,魂不守舍,你一定要在讲座中告诉他们怎样调适心理,舒缓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次讲座显然是无法发挥多少效果的。

 

笔者以为,改革高考制度,与适应高考制度,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高考话题。这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引导学生抵制高考制度,来推动高考改革,这是对个体的不负责;也不能在学生中放大高考制度的弊端,这只能徒增考生的焦虑与紧张。

 

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同时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当前的高考制度,对其有客观、正确的评价,这才是积极的态度。从长远看,前者可以给基础教育、每个学生良好的教育和考试环境;而后者,在短期内,具有积极帮助考生从容迎接考试的功效,也就是说,个体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减少制度的弊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553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