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哈尔滨大雪为50年之最积雪达20厘米

   2015-04-07 网络网友431
核心提示:见下文

      一场姗姗来迟的四月雪,竟成为哈尔滨50年来最大降雪。大雪对城市交通、农业生产均带来较大影响,本要“刀枪入库”的清雪机械“重出江湖”,农业专家也建议水稻农户改种中晚熟品种。当地干部群众“以雪为令”,积极行动抵御冰雪。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见惯“大场面”的冰城老百姓,对哈尔滨的这场四月雪也感到惊奇。

  4月12日中午起,受高空冷涡和地面南来气旋共同影响,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普降中到大雪,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雪,给黑龙江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全市小学、初中停课一天

  4月12日10时许,去冬积雪刚刚化净的哈尔滨市区,再次飘舞漫天飞雪。

  由于此前气温较高,雪粘度较大且随下随化;随着气温降低,雪越来越大并与冰包、冰棱混杂在路面,给清雪造成困难。

  12日15时30分,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3日凌晨,该台发布今年首次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到13日14时,哈尔滨共降雪32毫米,日降雪量为1961年有详细记录以来最高纪录。佳木斯、鹤岗等地降雪也在30毫米以上。

  今春,哈尔滨市开始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造建设,这场大雪让本就拥促的城市交通更加艰难。放眼全省,大雪也给黑龙江的交通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13日11时30分,同三高速561公里处,等待进入高速入口的车辆排到了两公里以外。大风裹雪乱舞,让人睁不开眼。躲在一辆大货车驾驶室的王平师傅告诉记者,自12日21时就窝在这里,动弹不得。

  记者从黑龙江省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监控室了解到,从12日17时30分开始,哈同、哈伊等5条省内高速公路已全线关闭。至13日下午,所有省内长途客运全线停摆。鹤岗客运中心积雪已达半尺多深,全部客车只能入库待命。哈尔滨市南岗客运站售票大厅也是一片冷清。南岗客运站对面的哈尔滨火车站,运营需求却激增。到13日晚记者发稿时,已晚点火车48趟,停运管内列车7趟。

  哈尔滨机场自12日17时开始关闭,到13日17时共取消进出港航班35架次,延误121架次,造成2400多名旅客滞留。

  为确保中小学生安全,黑龙江省教育局紧急调整中小学教学计划。4月14日起,哈尔滨市小学和初中停课一天,鹤岗中小学则放假两天。

  “以雪为令”,打响清冰雪突击战

  “全体机关干部都上路清雪了,不到3小时已拉了20多车!”

  13日16时许,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国庆街见到张雪艳时,这位奋斗街道办的民政助理,帽子和外套上满是雪花。

  张雪艳说,接到上级通知,街道办30多名机关干部就上了街,除了3条一类街道需要市环卫部门清理外,二类及二类以下的38条道路都要自己动手清雪。

  这是一次抵御雪灾的全省总动员。

  12日晚,哈尔滨市环卫办启动灾害性降雪预案。当晚,各区清冰雪机械和专业队伍紧急集结。到13日凌晨,共有1.1万余名环卫专业队伍和2500余名农民工投入战斗,包括铲车、刨雪机等在内的480多台套清冰雪机械,开上了各主要街路。原本以为今春清雪机械可以“刀枪入库”,没想到又迎来这么一场硬仗。

  雪边清边下,处置不及,清雪机械只能来来回回把主干路积雪归成一堆。到13日凌晨2时,全市已集结了1000多辆运雪车辆,“人歇机不歇”,顶风冒雪保畅通。

  积雪压垮大棚,农业生产推后7―10天

  “这个冬季特别漫长,春季持续低温寡照,这又下这么一场暴雪,估计今年农业生产要往后推一周到十天。”

  绥化市北林区的种粮大户张悦告诉记者,往年大棚育秧在4月5日到10日基本就结束了,但今年春耕要等到这场雪化地干后才能进行,“生长期短了,今年粮食产量肯定要受影响,保守估计也在10%左右。”

  这场雪,对黑龙江的春耕生产,的确是雪上加霜。

  在佳木斯市受大雪影响最严重的汤原县,被大雪压塌的大棚已达894栋。在绥化,水稻大棚趴架、掀膜3100栋,严重影响了水稻扣棚浸种育苗。同时,冰雪融化造成旱田低洼地块严重积水,面积达109万亩的大田春整地不能按时进行。

  13日下午,黑龙江省农业部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指出,要在4月25日前完成水稻育苗工作,确保“不育五月苗、不插六月秧”。农业专家建议农户注意加固水稻育苗大棚,改种中晚熟品种或选择退半个积温带的品种,以挽回春播推迟可能造成的减产损失。

  4月13日,哈尔滨持续降雪,许多路段积雪厚度达到20厘米,交通受到极大影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7385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