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喜剧的忧伤》在京二度演出 万张票2小时售空

   2013-01-12 419
核心提示:《喜剧的忧伤》在北京的二轮演出,可谓“一票难求”。开票仅两小时,上万张票就被抢购一空,连续两年抢不到票的发烧友大有人在。抢票的喜剧背后,反衬着不少观众“没票的忧伤”。

欢庆网1月12日消息:《喜剧的忧伤》在北京的二轮演出,可谓“一票难求”。开票仅两小时,上万张票就被抢购一空,连续两年抢不到票的发烧友大有人在。抢票的喜剧背后,反衬着不少观众“没票的忧伤”。

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人的“对子戏”,乍听起来有些枯燥。缘何观众对此情有独钟?

有人说是明星效应。陈道明的号召力毋庸置疑。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从业30周年来,陈道明从未演过话剧。面对如此有组织、有规模的“粉丝”,“老少通吃”的陈道明让这出戏分外抢眼。

有人说是北京人艺这块牌子。北京人艺60年的口碑绝对不是“盖”的。传承着“戏比天大”的前人训导,北京人艺擎起了首都的文化地标。北京人艺的2012年,既有《雷雨》、《茶馆》这样的经典,也有《我们的荆轲》、《喜剧的忧伤》这样叫好又叫座的新排剧目。

但小编认为,剧本仍是最关键的要素。《喜剧的忧伤》改编自日本著名编剧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曾在俄罗斯、英国、韩国等地上演,大受好评。

好的剧本,不仅是观众的喜剧,也是演员的福音。经典之作常演不衰,任凭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称得上是“铁打的剧本流水的演员”。中国不缺乏明星,也不缺乏演员。现在的问题是,演员可以用表演技术来弥补市场的低迷,但是剧本原创动力的不足,又拿什么来弥补?

《喜剧的忧伤》之热,归根到底是剧本之喜,亦是剧本之殇。在这个速食文化充斥的信息时代,连邂逅一首心仪的歌也成了奢侈。打开电视,雷同的宫廷剧播了又播,大量粗制滥造的喜剧片让人感叹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尽管不是一部本土化创作作品,集明星、剧本、口碑于一身的《喜剧的忧伤》,仍显得弥足珍贵。

好的剧本离不开创意。赖声川曾说,我们的创意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最终还是得回到我们的创作动机。演员演戏,观众看戏。观众对演出的期待,无非就是想在演出的两个小时里静下心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当我们遵守创作规律,撕下标签,还原事物的本身,接地气,有探索,有诚意,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688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