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12月24日消息:在木头上雕字、在瓷器上刻画……这些技艺都成为沈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今年4月以来,沈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启动年度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申报评审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专家评审确定李氏宫廷木雕等24个项目入选,由沈阳市政府正式向社会公布。至此,全市已拥有5批125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小编从沈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此次进入名单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氏宫廷木雕和钟氏刻瓷技艺。
李氏宫廷木雕,是清朝中晚期东三省惟一为宫廷服务的木雕作坊,李氏雕刻的老艺人李祖光、李德清专门为皇宫制作各种木雕工艺品。后来,李德清在沈阳北关开办了一家大型木雕刻作坊,闫玉仲、史建忠、徐永基等几个徒弟跟随他学习,他们曾经承做过张作霖大帅府的木器雕刻制作。58岁的马成文系李氏雕刻的代表人物,做木雕已有40多年。
钟氏刻瓷技艺是从皇宫走到民间的一个绝活,就是用刻刀以锤敲击在瓷器上雕刻,刻瓷画面的明暗、远近等透视效果全靠点或线的大小、疏密、深浅、排列来表现,而且要达到工笔画的水准。目前该技艺的代表人物是现年58岁的钟立维。2011年,钟立维的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参加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荣获金奖。
-沈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少林追风刀;2.燕青拳; 3.鹿鸣春香鸡御点澄沙包制作技艺; 4.普云楼原味斋烤鸭技艺;5.沈阳满族堆绫;6.陈氏金属浮雕工艺;7.李氏宫廷木雕;8.华山正骨诊疗技法;9.郑氏传统风筝制作技艺;10.卢氏中医传统诊法;11.少林地功拳;12.百动疗疾养生法;13.东陵民间皮影;14.朝鲜族岁首节;15.钟氏刻瓷技艺;16.锡伯族西迁节;17.傅氏锡伯族木雕;18.锡伯族家祖祭祀习俗;19.锡伯族传统游戏;21.房氏陶瓷绘画艺术;22.二牛剪纸;23.朝鲜族结婚庆典;24.尚氏宗族家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