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校的女儿》是王海鸰的自传史。女主角的名字韩琳和海鸰两者谐音,生活中的王海鸰也和韩琳一样,16岁当兵,在海天相隔的小岛上多年苦干,后来才依靠个人奋斗,成为军队作家。“别的作品我可以一言以蔽之,比如爱情纠葛、婚姻无奈,但这部作品我很难下定义,故事中有理想、有爱情、有责任、有亲情,让人五味杂陈。”
1999年写完《牵手》后,王海鸰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电视编剧,“很多人拿着钱找我写电视剧,那段时间正是我的市值水涨船高的时候,但我拒绝了。《牵手》出来后,我有了一点名,有了一点钱。我觉得自己有资格安静下来一段时间,我可以写一部作品把我以前的生活经历固化下来。”《大校的女儿》一写就是两年,前后改了五稿,写完的时候,王海鸰发现自己没钱了,价格也降下来了。
“我至今都不后悔,在钱、名和我要怎么生活之间做选择时,我选择了后者。如果我不一步步写下来,就没有《大校的女儿》。这一点,我和书中女主人公很像,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取决于你的努力,你努力了就是正确的。”王海鸰说。
选袁立保险选郭晓冬冒险
由于王海鸰如此重视这部作品,因此在选主角方面也是格外用心。“女主角很快就定下了袁立。”她在空政话剧团当过3年兵,有军人的气质,而且长得属于有弹性的那种人,从18岁演到40岁,观众能够接受。最让王海鸰放心的是袁立的个性,“聪明、朴素、敏感而且自然,可以同流但绝不合污,像极了剧中的韩琳。”
而对于男主角姜士安的人选王海鸰却迟迟定不下来,“这是个可以当作新时代军人榜样的男人,用袁立的话说,姜士安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谁担得住这样的分量?”导演张进战向王海鸰推荐了郭晓冬。当时的郭晓冬虽然因为电影《暖》成功走上了
拍戏过程中,王海鸰没探过一次班,就那么提心吊胆地等着。“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这就跟农民种苹果一样,过路人一看,觉得这苹果个大色红,自己看怎么看怎么别扭。”直到有一天,导演张进战把一摞带子塞到王海鸰手里,命令她必须看,而且要提意见。当时带子还没配上声音和
《大校的女儿》讲述女人
《大校的女儿》描写了一位女军人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历程。农村来的士兵姜士安喜欢上了大校的女儿韩琳,但韩琳对他没有感觉。姜士安在父亲的压力下与比他大四岁的翠花结了婚。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姜士安成长为高级军官,婚姻经历坎坷的韩琳也成为军内作家。终于有一天,两人不期而遇。韩琳猛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深爱着姜士安,但孑然一身的她最终还是选择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