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周年庆典仪式昨天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出席活动。
1993年11月,省政府批准常熟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首批11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命名为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1994年,由新加坡泛联集团投资的兴华港口码头正式动工,拉开了常熟经济开发区港口建设的序幕。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兼为苏州工业园区配套的国家一类口岸常熟港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区内设立江苏常熟出口加工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过去的二十年,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大建设者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二十年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亿元,工业总产值2164亿元,财政收入8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亿元,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元。特别是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进了投资超亿美元的外资新项目5个,6家企业增资项目12个,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内资项目4 个,投资超百亿元的超大型项目达5个,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前昨两天,包括奇瑞捷豹路虎、苏南重工等在内的总投资达到 540多亿元的38个项目分别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开竣工、奠基和签约仪式。据悉,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百亿元年财政收入,完成千亿元产业投入,实现万名百姓迁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