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双节”未到石家庄婚庆市场先火

   2012-09-26 294
核心提示:随着中秋、国庆的到来,石家庄婚庆市场已渐渐火了起来。与婚庆有关的行业已经开始备战黄金周,部分热门行业甚至早已客满,有的酒
随着中秋、国庆的到来,石家庄婚庆市场已渐渐火了起来。与婚庆有关的行业已经开始备战黄金周,部分热门行业甚至早已“客满”,有的酒店黄金周期间天天婚宴爆满,一些婚庆公司则2个月前就已经不接受新的预订。

  1

  婚庆公司备战黄金周司仪成国庆“抢手货”

  “今年10月1日恰逢农历八月十六,是民间结婚的‘大喜日子’,许多新人在这一天扎堆结婚,司仪人手不够,我们目前正在联系之前合作过的司 仪。”在某婚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完就开始打电话联系司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刚过,他们就开始安排“十一”假期的订单了。“十一期间,我 们接了8场婚礼,已经排得满满的,根本就接不了新的了。两个月前就不再接十一期间的单子了。”该人员表示,这个黄金周,不少金牌司仪都是一天赶两场,时间 上相差半个小时左右,“估计司仪又要‘跑断腿’了。”

  业内人士表示,九十月份本就是新人结婚的黄金季节,这两个月的婚庆市场都比较火爆。十一期间更为集中,目前从婚车主持人、摄像师和化妆师,都进入忙碌筹备的状态。”

不过,婚庆司仪的短缺成为不少婚庆公司接单的制约因素。“现在人们对司仪要求也高,说话不能背台词,还要能调动气氛,所以,好司仪很难找。”

  2

  婚礼扎堆一宴难求不过价格未现上涨

  “10月1日的刚退了一场,但是只能容纳11桌,十一期间其他时间的都早已订满了。”河北人家槐安路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中秋、国庆碰头,再加 上是龙年,婚宴预订情况特别好,有的新人提前两个月就预订了婚宴,十一期间的婚宴是天天爆满,10月1日本来也已订了6家,近日一家因有事而退订了,所以 腾出了11桌的空位。随后,记者走访其他酒店发现,情况大同小异,十一期间的婚宴基本上都是一宴难求,个别酒店5日、6日还有余位,但桌位数和场地选择余 地都不大了。虽然生意火爆,但是价格并未出现上涨。“还是599元/桌起,价格没有上涨。”河北人家槐安路店工作人员说。“1180元/桌,50桌以上有 958元的,价格一直是这样。”全聚德建设大街店工作人员说。

  3

  婚庆市场虽然红火但整体行情不如往年

  记者走访石家庄婚庆市场发现,即将到来的史上最长假期也将是婚庆市场的黄金周。对于各个酒店及婚庆公司来说,从国庆前一天到最后一天,档期完全 排满是非常普遍的。但即便这样,不少婚庆店及酒店都表示,今年行情不如去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十一”生意比较红火,但就平时而言,今年的生意还是 差一些。除了包括花店、婚纱店都做起婚庆生意,分了婚庆市场一杯羹外,今年消费行情冷淡,新人们也有意无意降低了婚庆预算。  

  4

  婚庆消费也需货比三家

  结婚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所以大多新人在婚礼中的消费也很慷慨。有些婚庆公司就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先用低价格套餐来吸引顾客,事后在层层加 码,怂恿顾客升级消费。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新人在婚庆消费中,一定要“货比三家”后再选择消费,遇到拿不准的项目和问题,可以先咨询朋友、同事或有关部 门,向过来人汲取经验,避免消费陷阱。

  此外,在与婚庆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要仔细检查各项内容是否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一定要及时提出,因为这是唯一能保障权益的凭据。现在婚车晚 点、司仪迟到、仪式混乱、摄影摄像质量差等成为婚庆中存在的大问题,在签订合同时也要把这些情况写入合同。还有不少婚庆公司在宣传时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 比如有些公司对外宣称自家的司仪是“金牌司仪”、“首席司仪”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婚庆公司自封的。如果消费者想聘请所谓的“金牌司仪”,最好要求与该司 仪面谈,看看是否名副其实后再作最终决定。业内人士建议,选择婚庆公司时,要选择具备营业执照、相关人员持证上岗的婚庆公司。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512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