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婚庆业再刮“中国风”

   2015-03-03 110
核心提示:欢庆网消息:“起——轿!”春节前,中午吉时,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一支迎亲队伍在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中走上福安市中兴街。
       欢庆网消息:“起——轿!”春节前,中午吉时,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一支迎亲队伍在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中走上福安市中兴街。喜娘扭着秧歌在前开道,笙、唢呐、铜锣齐鸣,华盖伞、迎亲牌接踵而至,八抬大轿上的新娘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脚蹬绣花鞋……丰富的传统元素,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

       在当地一家喜铺,家住福安阳头的钟小姐和未婚夫刚刚为婚礼订了八顶花轿,她说,每个人都希望婚礼独一无二,现在西式婚礼已司空见惯,两人都觉得中式传统婚礼更热闹、喜庆,所以选择回归传统。
 
       “好心愿大花轿”喜铺负责人林华生表示,自己很早就从事传统婚庆行业,当初大家还十分崇尚西式婚礼,生意十分不景气,店里只有一顶喜轿,有顾客时才临时雇几个轿夫。从2013年开始,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公司已增加60个喜娘,8顶花轿,5个锣鼓班100多号人。
 
       生意红火
       喜轿年赚30万
 
       2015年新年第一天,张赛英正在福安市溪柄镇担任婚礼喜娘。她原在福安闽剧团扮演“喜娘”角色,上世纪90年代剧团解散后,生活无着的她偶然被一家喜铺相中,当上了真正的“喜娘”。她将戏曲表演元素加入现实,备受欢迎,短短几年就成了福安婚庆行业的“金牌喜娘”。
 
       “节日期间我们特别忙。元旦到春节,基本上天天有活。”张赛英对记者说,这几年喜娘已成为婚庆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乡间村民,都喜欢邀请喜娘为婚礼添彩。目前,仅福安就有五家经营传统婚礼的喜铺,业内喜娘近百人。
 
       租喜轿、雇喜娘、请锣鼓班等需要花费近4000元,尽管价格不菲,但每年从农历八月开始,传统喜铺生意都十分红火。作为福安中式婚庆行业的龙头老大,林华生的喜铺有时一天要租出20多台喜轿,还有周边县市的客户和商户专程前来预订、购买喜轿,聘请喜娘。仅经营喜轿一项,林华生一年的营业额就可达30多万元。
 
       顺应市场
       创意激活老产业
 
       “传统婚礼的中式婚礼隆重古朴、礼节周全、个性突出、热烈张扬,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于这种婚礼仪式。”在林华生看来,虽然现在婚礼形式仍以西式为主,但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新人喜欢将传统元素融入婚嫁当中,传统婚庆行业未来一片光明。
 
       林华生还对中式婚礼传统仪式进行了细致研究,并结合当下生活方式进行合理改造,在保留传统婚礼仪式精髓的同时,增加喜娘戏曲化表演,重新设计新娘头饰装饰等等,使其更简约时尚。这些细致又实用的改动,既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又让老一辈家长感到亲切满意。
 
       为了吸引顾客,店里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和道具,从喜娘、媒婆到唢呐队、管乐队,从花轿、服饰、礼柜到灯具、箩筐等应有尽有。林华生还介绍,他为喜轿制作了“穆桂英”、“杨宗保”以及古代四大美女等栩栩如生的泥人,“一顶轿子投资近2万元,基本上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下一步,林华生计划将中式婚礼文化向周边地区推广。“只要其他地方的人有意愿经营,我都愿意无偿传授。”他说。
 

演出公司推荐
婚嫁服务一条龙,请猛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5109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