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应急中国”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图】

   2015-03-03 83
核心提示:日前,由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发起的“应急中国——全国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普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应急中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欢庆网消息:日前,由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发起的“应急中国——全国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普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应急中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以“宣普+巡演” 的形式,通过百场活动,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唤起“全民学自救、人人懂应急”的意识,预计将有3.5亿人从中受益。

“应急中国”启动仪式
“应急中国”启动仪式
 
       我国是世界上突发事件频发并且受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为人口密集,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也承受着比其他国家更巨大的压力。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公众的应急意识薄弱,应急知识普遍缺乏,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公民应急素质相比有很大差距。
 
       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主任崔元泽在致辞中表示,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发展应急产业,已成为提高公共安全基础水平的迫切要求。“老百姓的应急能力强了,国家发展应急产业的起点也就高了。”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也将加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风险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消费观念转变,激发单位、家庭、个人在逃生、避险、防护、自救互救等方面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列为重点,并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中国”活动正是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风险意识教育、提升全民应急能力的一次重大宣普巡演活动。
       
       据主办方透露,本次活动分阶段完成百个城市百场宣普,通过电视、网络、纸媒、自媒体,以及公益晚会、应急先锋真人秀等形式,在各省市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宣普,将应急知识宣普与应急救援体验相结合,提升“全民学自救、人人懂应急”的意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已经成立“应急中国”专项公益基金,用于贫困地区学校、医院等机构应急物资装备的配备和应急管理技能的培训。
 
       据主办方介绍,“应急中国—有奖知识宣普”通过在各省市主流媒体发布知识点的形式,发动广大民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推动公众应急防灾意识普及。该环节将产生个人参与奖、集体参与奖。
 
       “应急中国——颁奖晚会”通过高科技舞美技术打造国内首创应急主题4D情景秀,让观众切身体验自然灾害带来的危机感受;邀请国内充满正能量的一线演艺明星同台演出,提高民众对宣普活动的关注度,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该项活动分阶段完成百城百场的总目标。2015年至2017年预计完成30场,以北京为首发站,“百城百场”巡演城市: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重庆等。
 
        “应急中国——应急先锋电视真人秀”是中国首档应急知识宣普与应急救援体验相结合的公益真人秀节目。节目邀请有正能量的当红演艺明星、社会知名人士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录制。通过精心的环节设置和参与者的真实演绎,营造出“灾难无处不在”的氛围;通过电影化情节设计,使观众在充满悬疑的节目中,学到应急防灾知识。
 
       与此同时,“应急中国”项目中的一个公益专项活动“应急中国——百所贫困学校防灾教室捐建”也同时启动。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空白,尤其是边远乡村学校。教育部曾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也要求学校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但在偏远乡村小学,由于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各种软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教师对应急知识的匮乏,导致防灾减灾教育成为空白,应急物资储备更无从谈起。山区自然灾害多,地震、火灾、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乡村学校的师生迫切需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应急中国——百所贫困学校防灾教室捐建”公益活动为期3年(2015-2017年),旨在为偏远乡村学校打造一间防灾科普教室,每个教室配备一批应急物资,建立一支应急管理师队伍,全面提高师生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策划公司,请猛击
推荐庆典公司,请猛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5107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