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胎保证书
煞有介事的签字画押,不许反悔的书面保证,略带萌宠意味的契约中,写的满是孩子与父母讨价还价式的博弈。且不论这纸保证书究竟是孩子一时兴起的撒娇,亦或是父母为要二胎对大宝的敷衍,都折射出孩子对于分享宠爱焦虑。
从之前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被弟弟妹妹分散父母的关注,孩童简单世界观当中“本来只属于我”的本能,让其对弟弟妹妹的到来有着天然的反感。在“独生子”的家庭语境当中,独自占有和不需分享成为其生活的常态。而一旦新生儿进入到家庭中,自己便不会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在此逻辑之上,13岁女孩以死相逼要求母亲打胎的荒谬也就不难理解。
面对尚未完全懂事的孩子,一味的指责和批评有失公允,其背后真正值得注意的正是家庭伦理教育的缺失。在其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忽视了对其爱与分享的价值理念的灌输,而让本来天真无邪的孩子变成蛮横的小霸王。在分享及意味着稀释和失去这种错位的伦理观念里,对父母之爱的野蛮霸占是其担心失宠的隐忧。
“二胎保证书”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伦理教育缺失的提醒,孩子世界的镜像亟需家庭教育的规正和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