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金昌市艺术团转企改制启示

   2012-08-24 473
核心提示:闻企色变曾是金昌市艺术团演职人员共同的表情。而今,经历了改革洗礼,身为企业人的演职人员脸上,却写满了信心与希望。是什么让

“闻企色变”曾是金昌市艺术团演职人员共同的“表情”。而今,经历了改革洗礼,身为企业人的演职人员脸上,却写满了信心与希望。是什么让这家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得以顺利推进?这不同的两种“表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过去不堪回首

金昌市艺术团成立于1990年,是金昌市唯一一家文艺院团,以秦腔表演为主,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以戏剧演出为主的市艺术团,市场地位和经营活动受到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市艺术团不断创新思 路,积极推行内部管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即便是这样,由于在体制上始终没有脱离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陈旧管理模式,院团并未形成自主生产、自主经营、 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格局。

最终,市艺术团还是陷入了发展困境:正式职工大部分是秦腔演员,平均年龄为47岁,已无法担负正常的演出任务,主要演出工作需靠招聘的歌舞演员 来完成。音响设备、乐器、服装等主要资产,不仅量少,而且大多陈旧落后、“超期服役”。2011年,市艺术团商业演出收入仅为13.2万元,而当年财政拨 款达362.56万元,基本上是靠政府养活。经营窘境导致市艺术团不仅拖欠职工住房公积金184万元,而且累计拖欠聘用人员各项保险费50万元。由于单位 介于差额拨款事业体制和企业化管理的两难境地,在人员使用上一直处于“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的状况。特别是由于工资低,又不能解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 题,人才“青黄不接”愈加严重。

  破除思想阻力

对金昌市艺术团来说,改制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然痼疾重重,牵一发则动全身,“如何改”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国家长期统包统管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成为院团体制改革的最大思想障碍。改革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过程,顺利推进改革首先要破除思想阻力。

针对一些干部职工害怕改革、不敢改革,认为改革就是把文化单位推向市场,“断奶”“甩包袱”等各种思想,金昌市多次召开职工大会,分层次召开工 作会议,采取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子做思想工作等形式,围绕单位的实际困难和发展前景开展深入讨论,帮助院团职工了解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反复宣传改革政策过程中,市上多次征求干部职工对改革工作方案的意见建议,吸收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想法与愿望,渐渐破除了大家“闻企变色”的思想顾虑。

而对大家触动最大的,则是市上采取“看发展成功经验、忆过去现状弊端”的办法,组织院团中层以上领导、中高级职称演职人员外出学习全国艺术院团改革的成功例子,真切感受改革的好处与前景,回过头来结合院团现状反思原有体制的弊端。

通过这些措施,艺术团上上下下逐步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大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出路所在,达成了“只有改革、才是文艺院团的根本出路”,“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的共识,消除了以不同所有制身份论贵贱、以事业企业身份论高低的观念。

  解除后顾之忧

文化体制改革中人员安置问题,历来最为重要、最为复杂和最令人关注。金昌市委、市政府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一个平稳过渡的职工安置方案。

市艺术团正式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偏大,有些已不能登台。为此,方案明确提出,从事杂技、舞蹈、戏曲武功特殊艺术专业工作,年限满25年的在编在 职人员,本人自愿,单位同意,人社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前退休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退休费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达到法定退 休年龄后,按事业标准办理正常退休手续,转入当地人社部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代发。而对于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或虽然符合条件但本人不愿提前退休的在编在岗 人员,可通过双向选择重新与改制后的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对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且年龄偏大、不适宜继续从事本专业的演艺人员,安 排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单位,充实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对于现有招聘人员,则由新公司择优聘用,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新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并建立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和生育保险金等缴纳制度,真正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这一系列人性化的办法,既保障了改制单位职工的既得利益,又妥善解决了人员身份转换和安置等问题,赢得了职工的拥护。在执行过程中,宣传、文化、发改、财政、人社、编制、财政、工商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紧密配合,更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配套政策保障

改革不仅是结构调整,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改革推进顺利与否,配套政策是关键。作为政府,不能将文化事业单位往市场一推了之,而是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艺术院团持久发展。

今年5月,金昌市艺术团正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金昌市金悦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加大对新 成立的演艺公司的扶持力度,金昌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生产经营条件和发展空间。在经费支持方面,市财政一次性解决市艺术团拖欠职工住 房公积金184万元和临时招聘人员的各项保险费50万元,据实报销改制工作费用,落实改制后的企业开办经费300万元。同时,市财政每年足额拨付原有事业 费和专项经费。对金昌市金悦演艺有限公司承担的“送文化进农村、入社区”的公益性演出任务,按演出场次进行演出补贴;对演艺公司的文艺精品创作、优秀剧目 编排予以重点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改制后,对企业引进的文化艺术类专业人才,按照金昌市引进急需人才的相关政策规定,落实相关待遇。在演出场地方面,金 昌大剧院建成后,将优先租赁给金昌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保证院团有固定演出场所。“现在,我们信心更足了!”金昌市艺术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发 展道路上,肯定会有新的难题,但他们相信,体制机制活了,只要善于用市场的办法、用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路,就能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展现富有活力、蓬勃 发展的生动局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990.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