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成都名流会所酒店举行的2012年全国首届婚庆职业技能大赛西部地区选拔赛中,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在个人表演比赛中连夺“魔术”、“变 脸”两项金奖。当主持人介绍他并非专业演员而是某事业单位一名保安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8月1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保安,了解到他成长背后的感人故事。
小魔术迷
他叫陶泽,1975年生于简阳市丹景乡的一个小山村。小学三年级时,一个外省马戏团来学校演出,其中的魔术表演深深吸引了他,看到魔术师把一个空碗瞬间变成装满米的碗时,感到很神奇,心想:“我要有这样的本事该多好啊!”。这场演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陶泽是家里的小儿子,上面有3个姐姐,家境贫寒。懂事的陶泽初中毕业后,就留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虽然每天同父母在田间劳作,但成为魔术师的梦想没有熄 灭。偶尔到镇上赶集看到魔术表演时,他都很兴奋,目不转睛地观看,想从瞬间变化中探索出魔术的奥妙。每次看了魔术回家后,他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 父母叫他吃饭他都不出来,母亲心疼儿子,总是把饭菜热了又热,看到儿子满脸笑容出来吃饭时,心里欢喜得不得了。只要儿子高兴,她就觉得很快乐。陶泽19岁 时,村里的哥们儿纷纷外出打工去了。一天,陶泽对母亲说:“妈,我想去广州打工,到外面见见世面。”在母亲的鼓励下,陶泽走出山村,从此也踏上自己追梦的 路程。
坎坷求艺
陶泽来到广州后,先后在工厂和餐厅打工,只要不上班,他就到街上去转,寻找那些表演魔术的街头艺 人。只要看到有耍魔术的,他都会守在那里看人家表演,别人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有一次,一位魔术艺人见他紧跟着自己,对他说:“你跟着我干嘛?你要学 魔术啊?那就拿一万元出来,我把这些道具卖给你,包教包会。”陶泽笑着说:“我哪有那么多钱嘛。”“不出钱,想学手艺啊,门儿都没有。”那人冷冷地说。陶 泽心里难过,默默地走开了。后来,陶泽知道可以从网上购买魔术道具,并可获得教学视频后,高兴极了,心想:“这下可找到学魔术的门道了。”陶泽打工挣的 钱,除每月固定给父母寄回家外,剩下的钱从不乱花,省吃俭用攒钱买魔术道具。花开花落,转眼已20多岁的陶泽处了一个女朋友,然而,相处半年之后,女友觉 得他很抠门,从没有给她买过一件礼物。有一天,陶泽陪女友逛街,女友看上一件100多元的连衣裙。“陶泽,你还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东西呢,这件裙子不贵,你 就买来送我吧。”女友撒起娇来。“这个月的工资我刚给我妈寄回去了,她又病了。我还在网上订了一套道具。”陶泽小心翼翼地对女友说。“你心中根本没有我, 只有你的魔术。”女友哭着跑了。当晚,女友找到他,说:“陶泽,你在我和魔术之间做个选择吧,我不想找一个不在乎我的人。”面对这样的选择,陶泽痛苦了好 几天,最终割舍不下从小就热爱的魔术,选择了与女友分手。分手那天,他俩都哭了。与女友分手后,陶泽就把全部业余时间用在学习魔术上。
2003年,28岁的陶泽回到四川,在成都一家事业单位当保安。每到休息日,他就去磨子桥、太升南路这些地方观看商业演出,每看到有魔术表演,他都挤到 最前面去学习取经。有一次,他壮起胆子上前对那位魔术师说道:“老师,我想拜你为师,跟你学魔术。”“你开啥子玩笑哟,我从不收徒,你没听过"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的话嗦。”那位魔术师回绝道。这次碰壁后,陶泽再不提拜师的话了。他静静地观看台上魔术师的表演,暗自积累经验。
梦想成真
2008年除夕晚上,当从央视春晚上看到刘谦表演的魔术时,陶泽异常兴奋,对自己说:“我也要像刘谦一样,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他要走上舞台。然而,上 舞台对他这个从没上台表演过的保安来讲并非易事。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个营销培训班听课,在楼梯间看到一位长发披肩的中年人,很像搞艺术的,便上前打招 呼:“老师,你是搞演出的吗?”。那人看了看他,笑着说,“是啊,你有事吗?”。“我是学魔术的,我想找机会演出。”陶泽紧张地表述,右手不自觉地摸摸后 脑勺。“好啊,有机会我给你引荐引荐,这是我的名片,有事给我打电话。”那人掏出名片递给他。就这样,陶泽误打误撞认识了成都某模特演艺公司老总王义元。 后来,经王老师引荐又认识了成都魔术界大师肖天、杂耍艺术家王家生,他们都在表演和舞台经验等方面指点陶泽。在跟着王家生老师跑了几个月演出,积累了一定 舞台经验后,有一天,一家火锅店开业演出,王老师就让陶泽独立上台表演。第一次上台很紧张,看到台下热情的观众,怎么也迈不开腿。王老师急了,在身后推了 他一掌:“别怕,按你平时练的认真演就行了。”得到老师的鼓励,陶泽虽没有消除紧张,但还是成功的完成了表演。观众的掌声和挣到了100元出场费给了他无 限的动力,他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
自从刘谦在春晚一夜走红后,带动了全国魔术表演的红火,这给陶泽带来很多演出机会,有时候,一天 要跑好几场。但他也做到了工作、演出两不误。渐渐地,陶泽在成都演艺界小有名气,他除商演外,还经常参与公益演出,为社会献出自己的爱心。他成功的事迹经 媒体报道后,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成都最文艺保安”。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找到他,陶泽疑惑地问道:“师傅,你找我有事吗?”中年人一把抱住陶 泽,哭了起来,操着河南口音说道:“陶泽兄弟,我可把你找到了。”原来,这位中年人叫杨斩意,是河南的一位农民工,他从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节目中看到 陶泽的故事,很受感动和鼓励,千里迢迢从郑州来到成都,要拜他为师。面对杨大哥,陶泽心中阵阵酸楚,他想到了自己走过的路,想到自己因拜师而受的委曲,眼 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就这样,陶泽与杨斩意成了亦师亦友的好兄弟,陶泽留杨斩意在成都住了20多天,把自己学到的魔术、表演技艺传授给他。分别那天,陶泽把 杨大哥送上火车,火车开动的那一瞬间,杨斩意哭喊道:“师傅,你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
在艺术路上,陶泽没有止步。看到川剧变脸很 受观众喜爱,他自己也尝试着变脸,经过反复琢磨和练习,最终掌握了变脸技艺。一次演出后,一位姓孟的老师对他说:“小陶,你要演出自己的特色,演出与别人 不一样的东西来。”在孟老师的指导下,他将巴蜀文化元素,如大熊猫、赖汤元、盖碗茶等融入到脸谱中,让观众在欣赏他变脸中感受到浓郁的巴蜀文化。采访中, 陶泽告诉记者他的新梦想“把魔术变脸带到春晚上,让全球观众爱上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