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三亚景区挖文史内涵 打造婚庆节长寿节等旅游文化

   2014-10-03 229
核心提示:又迎九九重阳节,与往年一样,三亚南山长寿文化节今天如期举办。“南山持续15年打造三亚长寿文化品牌,已成为旅游界、文化界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说。
       欢庆网消息:又迎九九重阳节,与往年一样,三亚南山长寿文化节今天如期举办。“南山持续15年打造三亚长寿文化品牌,已成为旅游界、文化界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说。

  抽样调查显示,今天三亚南山等7大景区共接待5.27万人次,同比增长9.70%。凭借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创新求变,三亚一批传统景区在市场竞争中,日益凸显其独特魅力。
 
  历史文化有积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细翻古诗词,国人的“天涯”情结深沉浓郁。游览完天涯海角景区,游客程先生表示,仔细了解才发现,这里的几块巨石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渊源。
 
  三亚文史专家周德光曾表示,“天涯海角”是客观历史人文的升华与凝炼,游天涯海角者,都有一种志存高远、寄寓人生感怀之念。
 
  作为海南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大小洞天,独特的摩崖石刻让人惊叹。
 
  三亚文史专家游师良表示,大小洞天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800多年前,南宋吉阳军知军周康游览了景区所在的鳌山,并最早留下了摩崖石刻;其后吉阳知军毛奎慕名而来,留下了“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和“仙梯”等摩崖石刻。
 
  游览大小洞天,游客张振楣说:“游人在旅途中,得到道教文化的启悟,多了一份思考和回味。”
 
  同样是传统景区,作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南山汇聚了佛、道、儒及福寿文化的因缘。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第五次漂流到南山,传法布道;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西来中国求法,漂流到南山,最终北上长安,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留下佳话。
 
  注入时代新内涵
 
  “做旅游其实就是做文化,没有文化的景区是没有价值的。”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冬说。
 
  时代在变,传统景区如何因时而变?打造特色节庆成为有力抓手。
 
  从2005年开始,大小洞天将祭海与祭龙结合,尝试办“二月二龙抬头节”;2007年活动成立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将海洋环保这个时髦的主题与古老的龙抬头节相融合;2011年,“龙抬头节”开始集合全省各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民俗庙会节目,充分挖掘海南旅游的文化。至此,“龙抬头节”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爱你到天涯海角,是许多爱侣的爱情誓言。
 
  “我们从1996年开始每年举办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打造爱情广场和爱情邮局,经过18年的打造,已发展成为集婚庆旅游和蜜月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节庆活动。”天涯海角景区副总经理戴彬森说。
 
  南山依托景区旁村落长寿老人众多的资源,主打“长寿文化牌”。从1999年起,南山每两年举办一次长寿文化节。
  陆志远说:“海南是长寿岛,三亚是长寿地,三亚南山寺是主打长寿品牌的景区,长寿文化节是我省重要节庆活动,生动展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长寿形象。”
 
  关注散客谋变革
 
  “原以为景区会很堵,但今天感觉不错。智慧旅游方便了很多。”在南山景区,山东游客王东说。
 
  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微信等新媒体,南山等传统景区,不断完善电子门禁系统和游客量预测体系,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随着南山“欢度重阳微动孝心”等“微活动”,天涯海角非营业时间观日定制游、帐篷派对等活动的不断举办,传统景区不断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线下联动,吸引散客关注。
 
  今年国庆,天涯海角开放了“圣旨博物馆”,南山新开放天竺圣迹佛陀馆,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丰富景区产品体系。
 
  老坛酿新酒,醇香满天下。既传承了历史的厚重,又凝聚着旅游人创新和探索的海南传统景区,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激越进程中,正书写新的精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506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