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揭牌

   2014-10-01 275
核心提示:日前,西安交通大学能容纳2000名观众的宪梓堂座无虚席,连两边过道都围满热情的戏迷。持续不断的欢呼声、掌声让热烈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名家鉴赏会在这里举行。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西安交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为中心揭牌。
       欢庆网消息:日前,西安交通大学能容纳2000名观众的宪梓堂座无虚席,连两边过道都围满热情的戏迷。持续不断的欢呼声、掌声让热烈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名家鉴赏会在这里举行。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西安交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为中心揭牌。

  82岁余巧云动情:
  “我很想大家”
 
  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由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淑芳发起成立,得到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秦腔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当晚,82岁高龄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余巧云代表陕西老一辈秦腔非遗传承人致辞,她动情地说:“这些年我出来少了,很想念大家。秦腔是大剧种,有几百本剧目,也诞生了无数前辈和优秀人才,他们为秦腔付出那么多心血,其艺术需要传承。”伴着观众的欢呼,余巧云一度亮嗓,她说:“秦腔流派中心成立了,我就可以跟大家多见面。”
 
  据悉,为弘扬秦腔流派艺术,吕明发、余巧云、李爱琴、肖玉玲、贠(造字yun)宗翰、康少易、马友仙、全巧民、李淑芳等秦腔名家近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秦腔非遗传承人。有识之士认为,秦腔流派众多,风格鲜明,但同京剧等兄弟剧种相比,秦腔流派远未形成气候和应有的影响力,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人才传承。在这种现状下,秦腔流派中心的成立十分必要,用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的话说:“秦腔流派传承,是我们这代人的应有之义。”
 
  名家轮番亮相
  经典唱段荟萃一台
 
  当晚登台的秦腔名家大多年过七旬,但风采不减当年。马友仙一段《断桥》唱毕,又加唱《红灯记》选段。李爱琴一身红衣,先来一段《诸葛亮撑船》,再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唱响《周仁回府》。肖玉玲唱起《火焰驹》选段,卫赞成上演《悔路》片断,康少易坚持扎大靠登台,与学生表演精彩的武戏《伐子都》。全巧民则着戏装亮相,与陈妙华弟子吕秋娟再演《虎口缘》。肖(若兰)派传承人李淑芳,衰派须生代表王宏义,联袂表演了恩师肖若兰、刘毓中的代表作《游龟山》中“哭父”一场。已故表演艺术家郭明霞的得意门生张虹,表演了乃师亲传的《四贤册》。余巧云的学生樊慧琴则演出老师最得意的《三上轿》片段。著名表演艺术家贠(造字yun)宗翰,因病不能登台,其学生崔火炎演出了老师的拿手好戏《打镇台》片段。整台演出流派纷呈,盛况空前。
 
  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情绪为之亢奋,欢呼声、掌声几乎将剧场“淹没”,一位106岁的老戏迷坚持看完全场,记者身旁的几位戏迷跟着名家哼唱,戏词烂熟得不差分毫。演出结束,观众久久不愿散去,迎接名家们的是满捧鲜花,他们又将鲜花抛向观众。此情此景,让秦腔流派中心发起人李淑芳十分感动。她告诉记者:“中心成立后,将对秦腔流派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和传承保护,我们将依靠老一辈艺术家,团结流派传承人的学生、弟子及广大秦腔演员,为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尽到我们这辈人应有的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49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uanq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