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礼仪庆典 » 节会活动 » 正文----2087

斗门美食节网络“直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395
核心提示:昨日,20位斗门美食“试吃团”团员抢先品鉴斗门美食,奏响了2014年斗门美食节的“前奏”,斗门特色菜式、传统小吃、农家菜肴让“吃货团”团员直呼美味。

斗门美食节
斗门美食节


       昨日,20位斗门美食“试吃团”团员抢先品鉴斗门美食,奏响了2014年斗门美食节的“前奏”,斗门特色菜式、传统小吃、农家菜肴让“吃货团”团员直呼美味。

“斗门美食太丰富了,我肚皮都撑爆了,可还是停不了口。”“斗门美食文化太值得推介了!”昨日,20位斗门美食“试吃团”团员抢先品鉴斗门美食,奏响了2014年斗门美食节的“前奏”。斗门特色菜式、传统小吃、农家菜肴让“吃货团”团员大快朵颐,直呼美味,他们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并通过微博、微信即时分享,在网上掀起“斗门美食”味蕾风暴。

品鉴:

各色美食撑大吃货“肚量”

“朋友们从微信朋友圈得知我入选‘吃货团’,担任斗门美食节推广特使都非常羡慕。”昨天,微信网友“当时明月”刚坐上前往斗门的大巴就兴奋地表示,此行她一定要好好在朋友圈里晒晒斗门美食,通过微信与朋友们分享斗门美食的精彩。

根据主办方的安排,试吃团一行率先来到斗门益利大酒楼,品尝斗门特色菜和斗门小吃。秘制重壳蟹、豉油皇焗白鸽鱼、地胆头煲洋鸭、上横粉葛焖鹅、栗子焖猪尾、榄角蒸海鲈、高汤莲藕……大厨一边络绎不绝地将斗门名菜端上餐桌,一边向大家介绍食材独特之处和菜式背后的故事。每道菜一上桌,吃货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掏出手机狂拍一通,将照片发上微博,然后才落座举筷。

主办方还安排厨师现场演示了鲜灼沙虾、虾酱番薯苗两道特色菜的制作工艺,厨师们的精湛厨艺惹得大家啧啧称赞,新鲜出炉的美食更是令吃货食指大动。厨师表演的“大排档小唱”节目给网友们带来视、听、味全方位的立体享受,更提升了大家的食欲。

在品尝了斗门地道特色菜式后,厨师还专门制作了狗仔、蕉叶咸角糍等斗门特色小吃,吃货们一边品尝一边打听这些小吃都分布在斗门的哪些街巷,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和朋友们前来觅食。

大饱口福后,主办方还特意安排大家游山玩水,感受南门村幸福村居建设,游览著名人文景点接霞庄。

傍晚时分,吃货们来到依山傍水的斗门黄杨水乡农庄,面山傍湖的就餐环境引来吃货们的连声赞叹。服务员先是呈上了艾馃、虾米糍、钵仔糕等斗门特色小吃,然后又奉上农家五味鹅等农家美味。团员们纷纷竖起拇指大赞,“斗门除了美食、美景,还有热情的斗门人!”

扩散:

微博微信引得网友流口水

“我在微信发的斗门美食馋死朋友们了,收到的点赞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网友“当时明月”在结束了一天的试吃后,兴奋地掏出手机展示她在微信朋友圈收获的评价。她表示,自己来珠海二十多年,虽知道珠海有不少独有的美食,在跟朋友介绍时却往往无从说起。现在这些平时常在文字中品味的美食活生生摆在了面前,内心不由赞叹。“心满意足,绝对推荐。”她开心地说。

其他吃货团团员也不遑多让,“尝美食、逛幸福村居,品鉴斗门最接地气最原生态的‘活色生香’,国庆、重阳来斗门,不见不散。”网友“健仔叔”发出的微博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文明珠海”官方微博转发时配文道:“斗门美食节,文明君表示要带上文明和大大的肚量去围观。”甚至有网友不满“健仔叔”图片不够清晰,觉得是故意吊胃口。

网友“中国刘学刚”则表示,斗门的美食早已名闻广东,很荣幸自己成为斗门美食节特使,他表示将通过制作长微博,将他当天所品尝到的斗门美食结合他所了解的斗门美食文化进行负责任的宣传推介。

微信网友“柒吩傲氣”是斗门人,他了解不少斗门“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地道美食,对于斗门美食节的举办,他感到由衷骄傲,“必须要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啊,斗门很多美食在其它地方根本吃不到。”

网友“珠海小黎”献策道,应该将地方独有美食纳入到景区宣传中去,这样既显得接地气,又能让游客产生深刻记忆。网友“那时明月”接过话继续建议称,斗门美食节可以推出一款美食地图,地图上标明每个地点的美食,在游客品尝过一个地方的美食后可由商家盖一个章。集齐多个章者让主办方颁发一个美食勋章。这样既好吃,又好玩。

据了解,斗门美食节将在本月30日正式开幕,为期5天。届时,各大商家将拿出杀手锏,准备好压箱底的美食迎接游客的到来。本报亦会时刻关注斗门美食节的具体进程,争取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全方位的资讯。

 

 
相关产品、服务: 场地租赁 摄影摄像 冷餐 化妆跟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