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泉水节、文博会、艺博会……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不断打造济南节会市场上一个个鲜明亮丽的“名片”。政府“有形之手”的“放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接手”,带来了群众额手相庆的欢乐节日,催生了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最优化的经济效益——
初秋的济南,丹桂飘香,泉水升腾。
曾与天下宾朋许下一年之约的第二届济南泉水节如约而至。在这场以泉为名的一年一度大型节庆中,八方来客和700万济南市民又一次享受到多姿多彩的“泉水盛宴”——
在东西“大动脉”经十路上,流动的美丽风景——泉水节花车巡游穿城而过,沿途留下太多的惊叹与数不清的光影定格;在烟波浩渺的大明湖里,五彩斑斓的泉水节花船随风逐浪,给秋日的济南添了一分魅、长了一分娆;在负氧离子沁人心肺的泉城公园,漫天飞洒的水花和激情满满的欢笑让千名游客、市民在泼水狂欢中享受过节的酣畅淋漓……
狂欢在继续,节庆在延展。一年前首届泉水节的热闹喧嚣言犹在耳,今年第二届泉水节的精彩纷呈已入人心。
两届泉水节,虽然形式各异、内容有别,但济南报业集团和济南广播电视台这两家主办单位都牢牢抓住“人民节日人民办”、“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办节理念,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办节路子,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
如今,循着社会化办节的成功之道,文博会、艺博会、体育大会、济南啤酒文化节等节会在市场上披荆斩棘,第三届非遗博览会的筹办也因为融入市场的元素而快马加鞭。
泉水节等节会的成功举办激活了市场化办节办会的“密码”。实践证明,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市场化办节、社会化办会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只要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省会现代化服务业将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而加速发展。
在办节办会这个微观经济行为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突出强调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然得到高效贯彻落实,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推动正在成为济南节会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善于用市场力量谋发展”。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新常态”的今天,只有激发市场中蕴藏的巨大能量,省会现代化建设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从改革开放伊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知的深化,能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判断一个地方发展活力大小的重要风向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要求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都要用好。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起决定性作用?答案是明显的,就是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在市场化改革的路上,济南从来都是力行者。
市委书记王敏在全市企业家座谈会等场合都曾明确指出:“要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曾突出强调:“要通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起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公平公正的政策体系。” 济南是座省会城市,其资源禀赋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天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做好市场的文章。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电视会议上,杨鲁豫在济南分会场为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服务业发展课”:
“服务业的发展,首要是一个产业问题。要以产业思维为指导、市场推动为抓手、项目建设为载体,发挥省会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商务、设计咨询、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涉及面广、辐射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善于用市场力量谋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带动服务业发展。”市长的一席话引起在座党员领导干部的强烈共鸣。
杨鲁豫还引用了首届泉水节成功举办的例子:“我们依托济南报业集团举办首届济南泉水节,开展了市场化办节办会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会市场化的路子,济南走得坚定、走得稳当。
节会市场化,“有形之手”的“放手”和“无形之手”的“接手”,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文博会、艺博会、体育大会、啤酒节等本土节会的成功“试水”,让用市场手段办节办会的路子越走越宽。
纷的花车、花船上还有不少著名企业的标志。融汇地产、得象电器、微山湖鱼馆、恒大冰泉……他们登上了泉水节花车;工商银行号、农业银行号、普利思号……他们登上了泉水节花船。
市民游客能够欣赏到如此美轮美奂的花车花船,离不开这些企业的贡献。而这也是市场化运作泉水节的重要标志。
与首届泉水节相比,今年的泉水节还添了不少新内容。泉水叮咚舞社区舞蹈大赛、泉水故事微电影大赛、乐享泉水生活、民间泉水宴大赛、声动泉城——诗文咏诵会……丰富多彩的泉水节活动真正让广大市民游客“嗨”起来。而这些精彩活动的背后都少不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在支持泉水节的过程中,自身的品牌价值也得到最大限度推广与宣传,实现了多赢。
循着市场化办节办会这条路子,济南的本土节庆越来越多姿多彩。
刚刚过去的周末,第五届文博会及其重要子展会第二届艺博会迎来观展高峰,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及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单日入场观展人数突破10万大关。市民游客在艺术的海洋和文化的宝殿中陶冶情操、淘宝艺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丰收佐证着文博会、艺博会这些本土化展会品牌逐渐走向成熟。此外,已经成为济南市民消暑必去之处的济南啤酒文化节、成功试水演艺市场的当红歌星演唱会等节会,都已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探索出了新路。
2014年,济南市的市场化办节办会还有一场。
重头戏——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非遗博览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博览、交易的盛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部一会、西部一节”两大重要博览节会之一。让人欣喜的是,还在筹备阶段的非遗博览会就积极引入了社会力量。前不久召开的非遗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济南报业集团的33名编辑记者自发组成志愿车队,开着私家车出现在火车站、飞机场,迎接来济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交口称赞。而非遗博览会的市场化“动作”之一——“好客山东·美食非遗”齐鲁美食文化展筹备也顺利推进。金秋十月的主展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市场的无限活力让人叹服,而释放活力的关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不久,来山东考察的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要“创造公平环境,让市场活起来”。要让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就要充分使用市场手段、走好市场路子。在这条路上,济南节会市场化的“新常态”将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