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亮点之一,就是个人获奖项目不少(占9个),具官方背景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获奖数量不多,这说明中国公益慈善草根性特点明显。
据了解,本届大赛自5月7日开始网络报名,至6月10日报名截止,共有246个项目经审核获得参赛资格。经过大赛组委会第一轮入围筛选评选出创意类101个项目和实施类90个项目继续竞争前60强。
据了解,由于深圳项目优势比较明显,按同等比分计算获奖比例过大(按分数排序有32个项目获奖,且实施类项目5个金奖均是深圳的),根据大赛组委会事先设定的全国性原则,对深圳项目按照得分顺序进行比例控制为:实施类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4个,创意类1~15名深圳项目为7个,16~30名深圳项目6个。
据大赛负责人介绍,本届获奖项目的特点为:一是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涉及11大类;二是热点相对集中,助残服务、妇女儿童、青少年、医疗健康、文化教育这几类就占了整个获奖项目的60%;三是获奖项目分布较广,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项目获奖;四是东道主广东深圳一枝独秀,一方面说明深圳的公益慈善组织比较发达,特别是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获奖项目就占了12个,另一方面也说明公益大赛这种形式其他地方有个适应过程,不能据此判断深圳项目本身更优秀。
根据大赛组委会日程安排,7月1日将在会展中心举行总决赛,届时将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慈善界代表担任决赛评审团委员。全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创意类前15强代表将在这里角逐金奖5名,其余10名获得银奖,由大赛总评委现场公布决赛结果并举办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