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戏剧节要有稳定持续的扶持制度

   2014-09-09 中国网232
核心提示:上周,第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又如约归来,但青戏节这次归来的脚步依旧并不轻盈。受资金问题所限,今年的青戏节直到开幕前几天才宣布参展剧目,且参展剧目数量也延续了去年的递减态势,只有41部,与2012年的53部相比,缩水不少。

欢庆网消息:上周,第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又如约归来,但青戏节这次归来的脚步依旧并不轻盈。受资金问题所限,今年的青戏节直到开幕前几天才宣布参展剧目,且参展剧目数量也延续了去年的递减态势,只有41部,与2012年的53部相比,缩水不少。

作为一名常年报道戏剧新闻的记者,每年看青戏节筹措资金,都像是在看一部悬念丛生、跌宕起伏的电影。其艰难程度常常是让人觉得今年可能就要偃旗息鼓了,谁想最后却又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资助,化险为夷。年复一年,戏剧节组织者心脏总要承受这种考验,但这样的悬念显然并不利于一个戏剧节的健康成长。

缺钱,不只是青戏节的关键词,国内大多数民间戏剧节都曾遇到相同的困境。比如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和南锣鼓巷戏剧节,也都曾在资金问题上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戏剧节筹钱之难,源于戏剧本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戏剧都是相对小众的艺术,而戏剧节因其集中性,更加强化了小众的困难。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英国的爱丁堡戏剧节、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国际知名戏剧活动,其实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才得以举办的。

其实,青戏节的幕后,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向来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和国外戏剧节所享受的待遇相比,我们的戏剧节所能获得的这种支持是缺少制度作为支撑的,因此也常常是不稳定的,总要靠艺术家年年“化缘”,也才总要上演跌宕起伏的悬疑戏码。其结果则是扶持资金总算在最后一刻到账了,却仍免不了有人是要发两句牢骚的。

不能埋怨发牢骚的艺术家不识抬举。我们来算一算,同样的一笔扶持资金,如果能有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扶持制度,其所发挥的能量一定会更大。比如戏剧节组织者或许可以胸有成竹地提前做好更多规划,使得活动的流程和设计更加科学、有序,也能够邀请到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参与演出。如果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北京总能打磨出一个戏剧的金字招牌,甚至可以和爱丁堡或阿维尼翁相媲美。

1947年,法国戏剧导演让·维拉尔创立阿维尼翁戏剧节,其初衷不过是为了让法国走出二战阴影,推动法国文化艺术的复苏与发展。六十多年后,阿维尼翁所产生的正能量,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让·维拉尔的预期。对于北京的戏剧观众来说,大家当然也希望青戏节能够有所发展,甚至超出其艺术总监孟京辉的想象。要想实现这一点,拿出一套实实在在的针对民间戏剧节的扶持制度,显然是比办好一两届青戏节更重要的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258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