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你听过用交响乐唱豫剧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3  浏览次数:82
核心提示:经过55年的时光与锤炼及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传唱的豫剧“常青树”《朝阳沟》又以新的面貌出现。8月2日晚8时,大河报将在河南艺术中心广场搭台,邀请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参加大河报创刊18周年的“生日宴会”,并带来精品剧目交响合唱版《朝阳沟》,用新的声音唱响新的征程。


    经过55年的时光与锤炼及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传唱的豫剧“常青树”《朝阳沟》又以新的面貌出现。8月2日晚8时,大河报将在河南艺术中心广场搭台,邀请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参加大河报创刊18周年的“生日宴会”,并带来精品剧目交响合唱版《朝阳沟》,用新的声音唱响新的征程。

  送祝福,交响合唱版《朝阳沟》进广场

  交响合唱版《朝阳沟》从豫剧经典中走来,借助“交响”的现代翅膀,实现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在结束5月底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后,交响合唱版《朝阳沟》此次直接落地到河南艺术中心广场,借助大河报创刊18周年的生日舞台,飞入寻常百姓家。

  8月2日,河南艺术中心广场上,我省着名指挥家吴涛及扮演“拴保”的青年歌唱家霍锟、饰演“银环”的着名女高音歌唱家陈静等艺术家,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具有国际范儿的“文化家常饭”。作为交响合唱版《朝阳沟》的创意人,吴涛激动地说: “交响乐本来就是舶来品,一般都是在音乐厅里演出,这次借大河报创刊18周年之机,让交响合唱版《朝阳沟》从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回到家乡,走到普通群众面前,让更多的人听到它,实在意义非凡!”

  “大河报是老百姓爱看的报纸,《朝阳沟》是老百姓爱听的戏曲。交响合唱版《朝阳沟》是从经典中创新而来,对于大河报创刊18周年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启航,我们特意送来祝福!”吴涛说。

  更有味儿,室外交响嘹亮奏响

  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下属的河南交响乐团和河南省歌剧团联合演出的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堪称我省对经典戏曲再创新的一个典范。为了保证交响合唱版《朝阳沟》的艺术效果,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特意邀请了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国家一级编剧刘麟,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金巍等着名艺术家加盟。在内容上,交响合唱版《朝阳沟》对原作的经典唱段及音乐片段进行整合改编,分为序曲、上山、磨炼、冲突、下山、悔悟、回山、尾声等8个部分,集领唱、伴唱、重唱、合唱、朗诵、交响乐队演奏为一体,在尊重原剧基本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各部分之间的朗诵对剧情发展、人物内心进行刻画和提示,既保持了豫剧的基本风格,又富有清新的歌剧色彩,呈现出中西交融、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

  吴涛告诉记者,交响合唱版《朝阳沟》5月底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两天的演出,获得了北京许多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赞扬与认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张千一、国家一级作曲家印青、着名歌唱家阎维文等纷纷赞叹,“没想到作品改编得这么好,交响跟民族与地域的结合,还能原汁原味地保留豫剧的魅力,实在是赏心悦目!”

  “这次广场演出和在国家大剧院不同,广场上可以容纳上千人,观众不用花大价钱就能听到交响乐,受众面要更广一些,而且台下的河南观众们对《朝阳沟》都是非常了解的,演出时就可以上下互动一起合唱,是一场真正属于观众的文化盛宴。”吴涛告诉记者,交响乐一般在室内演出,都不会用麦克,而广场上空间辽阔,为了照顾观众,此次演出将采用设备先进的扩音器,“到时候声音更嘹亮,观众将欣赏到一场地道的交响音乐会”。

  “虽然河南是戏曲大省,但是观众也需要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我们希望河南交响乐能走进维也纳,就像大河报走进世界百强一样,共同奏响大河交响乐!”吴涛说。
 
相关产品、服务: 演绎人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