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这块蛋糕不好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31  浏览次数:46
核心提示:6月30日晚,能容纳900名观众的石嘴山市文化馆座无虚席。6岁的彭帅,心思完全被儿童剧《木偶奇遇记》吸引住,只见他小嘴微张,拳头紧握,当看到剧中人物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了,他还不由得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到场的孩子,也几乎是第一次看到儿童剧,满眼全是好奇,也是欣喜。
    6月30日晚,能容纳900名观众的石嘴山市文化馆座无虚席。6岁的彭帅,心思完全被儿童剧《木偶奇遇记》吸引住,只见他小嘴微张,拳头紧握,当看到剧中人物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了,他还不由得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到场的孩子,也几乎是第一次看到儿童剧,满眼全是好奇,也是欣喜。
  银川的孩在最近一两年才接触儿童剧。填补宁夏儿童剧市场空白的是银川中青院线,它成立于2011年,是银川艺术剧院与北京中青合作成立的一家演出机构。和孩子们一样,年轻的银川中青院线,面对陌生的儿童剧,既深知市场无限,也觉彷徨、举步维艰。
  儿童剧处女地,如何走?
  6月26日,在银川艺术剧院3楼排练厅,《木偶奇遇记》里扮演匹诺曹的演员郭可文穿着厚达十几斤的毛绒剧服,正挥汗如雨地排练。身为80后,郭可文是在演匹诺曹的过程中,才明白儿童剧究竟是咋一回事。
  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电视的普及、网络的兴起,郭可文这代年轻人经历的恰恰是一个中国儿童剧的停滞期。所以,2011年年初,银川艺术剧院打算和中国最大的青少年儿童主题文化营销推广连锁院线――中青公益院线合作成立宁夏首家儿童剧排演机构时,看中的恰恰是宁夏儿童剧市场的这片“空白之地”。
  不仅宁夏如此,全国儿童剧状况都差不多。据统计,目前中国只有不到30家儿童专业剧团,其中,文化部在编的只有13家,而中国有3.9亿少年儿童。有人测算过,就让现有的这不到30家儿童剧团,365天天天演出,每个孩子一年只要看一场,就足以让这些剧团演上70年。如此诱人的市场,让人很难不心动。
  空白,一切空白,既是诱人的“蛋糕”,也是根难啃的骨头。没有任何儿童剧操作经验,就先模仿成熟院线的运营模式,引进精品剧目,培育市场,不惜代价请人家的团队来操作,“我们打打下手,做做服务,搞搞营销。”银川中青院线总经理朱和杰说。
  2011年10月29日,银川中青院线引进的第一部儿童剧《木偶奇遇记》在银川西塔剧院上演。447个座位,票价单张60元至120元,85%的上座率,让银川中青院线松了口气。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排除了首场的公益演出、赠票因素后,上座率和票房照样是场场攀高。
  但好的票房,却没有换来银川中青院线的笑脸。为什么?因为在赔钱。朱和杰算了一笔账,一个满场的票房收入三万多,但是光是从北京请来的这只团队,演出费、运输费、吃住行,粗粗算就三万,再加上剧场租赁费等杂费,几乎“演一场赔一场,演得多赔得多”。
  但这是开辟“空白”市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银川中青院线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艰难迈出了探索宁夏儿童剧第一步。
  非赢利性与“很差钱”矛盾,谁来解?
  在世界戏剧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儿童戏剧的非赢利性,但演出产生的费用总得有人买单或补贴才能确保剧团的生存。可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任何扶植发展儿童剧的相关补贴政策,“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这造成了儿童剧的发展,即使在市场前景很好的当下,也还是举步维艰。”朱和杰说。
  为了养活剧团,银川中青院线开始想方设法“节衣缩食”,引进剧目时选择版权购进的办法;自己编排,演出,制作道具、演出服来压缩开支;在积累一定演出和市场经验后,他们又开始摸索剧本创作,期待趟出一条属于银川中青院线的市场之路。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银川中青院线打出的第一张拥有“版权”的剧目,有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剧目就可以自己闯市场,“不仅在银川演,还可以到各地去吆喝着卖产品。”如今,投资约20万元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在银川已上演4场,吴忠上演2场,加上6月30日在大武口的2场,7月份在固原的2场,即使按平均一场2万元来算的话,很快就可收回成本。听说,目前已有西安、青海等地中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正在洽谈演出或版权购进事宜。
  貌似这条路趟得还行,但事实后面照样是暗潮涌动。市场需要不断推新剧,但剧本从哪里来?钱又从哪里来?低廉的演出费用,儿童剧人才又如何挽留?另外,演出新剧,需要演出场所,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剧院,不得不受制于高昂的场地租赁费和场地的档期。
  这些都需要年轻的银川中青院线继续摸索。从院线运营主管兼导演的刘晓鹏发现,儿童剧要发展,还得靠儿童剧的衍生产品和与儿童剧场配套的商业服务。位于北京北三环边上中国木偶剧团的运营模式就让刘晓鹏羡慕不已。梦幻般的童话城堡是木偶剧团的固定演出场所,365天天天演出,不仅演自己的剧目,别人还可租用他们的场地;剧场外面有与童话剧相关的书籍区、玩具区、模仿区、DV区,除此,还有亲子乐园、游乐园、用餐区……“而银川市还没有一家属于儿童自己的剧场,临到演出,场地被占,厕所不开,暖气不热的情况都发生过。”刘晓鹏无奈地说。
  另外,由于经费缺乏,在新剧开演时,无钱做广告宣传,银川中青院线只能用手机群发短信的形式,或者在剧院门口、学校、幼儿园门口张贴海报宣传。由于广告宣传面窄,许多人不清楚最新儿童剧的演出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剧的推广和发展。
  “我们盼望政府能对儿童剧演出的剧团进行相应演出补贴,或者建设儿童剧场、建立儿童剧基金,建立演出激励机制,扶持、培育儿童剧市场。”朱和杰认为,儿童剧非赢利性与“很差钱”矛盾,借助政府的“手”,“或许可以破解”。
  儿童剧与肯德基,如何选?
  除了政府扶持,剧团推精品,对儿童剧的重视和观众群的培养或许也不容小视。
  6月22日晚,拿着朋友送的两张总价100元的亲子套票,薛晓丽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到西塔剧院看儿童剧《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小薛原本没指望儿子能看懂,就打算用免费票带他看看热闹,坐一会儿就走。但“不料,演出开始了,小家伙目不转睛地看完了65分钟的演出。当强盗决定杀掉知道宝库秘密的阿里巴巴时,小家伙紧张地抓着我的手,他竟然看懂了!”
  被家长们低估的不仅是孩子独特的理解力,还有儿童剧的作用力。
  其实,儿童剧演出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国内知识层次较高的省市非常火爆,观看儿童剧本身是对孩子们精神上的一种有效教育。但在银川,带孩子看儿童剧的父母却相当少。记者随机采访得知,家长拒绝儿童剧的理由五花八门,“孩子要上很多兴趣班,没时间。”“电视、电脑里也有动画片、儿童剧。”“票价太贵了,带孩子去看一次要花近百元。”“剧目太老,不是《白雪公主》就是《阿里巴巴》,我小时候就看这些。”
  家长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纵观市场上常常演的几类儿童剧目,无非就是对经典儿童著作的改编,或对当下红火的儿童剧集或卡通片的改编。刘晓鹏认为,“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原创和创新,这也是目前国内儿童剧目创作和发展遭遇的共同瓶颈。”
  提起票价,银川中青院线也有要解释的。朱和杰告诉记者,在北京,儿童剧与成人剧的票价相差无几,从180元至360元不等;上海的“亲子专场”很亲民,尽管平均票价卖到了100元一张,但每逢节假日前后,也照样涨价演出。而银川则从头至尾保持60元~120元的低价位票价,如果购买亲子套票,单张也就50元。
  其实所有问题的症结,朱和杰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观念问题,儿童剧自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不能因为观众群体是小孩子就小瞧了它。其实想通了,也就是吃一顿肯德基或是看一场电影的钱,并不贵。”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策划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