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言喜剧《海底捞月》改成了普通话版本,目前正在全国巡演。昨日,武汉市创作研究中心举办的“文艺沙龙”上表示,普通话版的《海底捞月》不仅在全国演了20多场,还引来了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以及河南、苏州等地的兄弟院团取经。
从2005年开始,武汉说唱团先后打造了《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一碗都是我的》等汉方言喜剧,每年在年底推出都一票难求,在武汉市形成了“每到年终看喜剧”的贺岁喜剧市场。去年12月亮相的《海底捞月》,是“快活”系列的第六部作品,目前已经在汉演出90余场,场场爆满。从3月22日开始,该剧在武汉市演出公司的运作下推出了普通话版,以“零场租、零演出费”的“双零”股份制模式先后到上海、绍兴两地“试水”,并于5月开始在南京、苏州、郑州、深圳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巡演。所谓“双零”模式,就是演出方到外地演出不收演出费,外地剧院则免去场租并承担项目宣传和食宿,双方最终依据票房分账。此举可减轻外地剧院的经营压力,为《海底捞月》进入外地市场争取空间。
从“快活”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活到就要活快活》开始,武汉市说唱团就一直在探索方言喜剧走向全国的课题,曾经尝试将剧中的汉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走出武汉,但演出场次都不多。此次《海底捞月》巡演,剧组不仅对剧本进行更适合普通话演出的调整,也组建了新的演出团队,收到了良好的反响,也在业界形成了口碑。武汉市说唱团副团长李道南介绍,河南省曲艺团、苏州滑稽剧团都来汉观剧,提出购买版权,冯巩也要求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要学习武汉市说唱团的做法,走贺岁喜剧的路子。
武汉市演出公司总经理王斌介绍,鉴于此前巡演形成的良好口碑,普通话版《海底捞月》在6月6日举行的2013中国(兰州)国际演出交易会上备受关注。从7月开始,《海底捞月》将再度走出武汉,在大连、锦州、沈阳、哈尔滨、长春、石家庄、南昌、成都、重庆、南宁、柳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