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蒋公的面子》一票难求 导演接受专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9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火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应该是其中一部,这部为庆祝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而创作的校园话剧自从去年5月份推出以来好评如潮,票房一路飘红,演出已经超过50场,观众更是多达2万多人,如今,看《蒋公的面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陈道明、濮存昕和姜文三位大腕都已成为该剧的“忠实粉丝”。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火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应该是其中一部,这部为庆祝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而创作的校园话剧自从去年5月份推出以来好评如潮,票房一路飘红,演出已经超过50场,观众更是多达2万多人,如今,看《蒋公的面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陈道明、濮存昕和姜文三位大腕都已成为该剧的“忠实粉丝”。

  5月3日晚,该剧来到广州黄花岗剧院巡演,场面异常火爆,1400多人的剧院座无虚席。主办方欢庆网打算9月份在广州加演一场。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戏成功的背后是非职业的团队,该剧是一位“90后”的大三女生温方伊的学年作业,排演团队则是今年才正式注册的民营话剧团体——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整部剧的制作费用才不过5万元。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该剧导演、南大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兼艺术硕士剧团负责人吕效平。

  谈作品:描写“知识分子的永久困境”

  南方日报:这部剧源自您给温方伊布置的一个“学年论文”:1943年,蒋介石就任中央大学校长前,曾请中文系的3位教授吃年夜饭,他们在“给不给蒋介石这个面子”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让她把这句话变成可演的剧本。为什么会考虑这道命题?

  吕效平:50多年来,戏剧文学的地位降低了,剧场艺术却提高了,情节降低到了最底层。由“去不去吃饭”这件事情,看自己跟自己、同事互相澌灭灵魂,从剧场文学的角度上讲这个命题是很合适的。另外,历史上很多事被人们忘了,很多没有发生的事被人杜撰出来,我们忘记什么、记住什么、杜撰什么,都有当代影响,这是剧场文学在当代的真实意义,这部戏也在试图回答钱学森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60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

  可以说,我们触到了观众心里真正的焦虑,我们写的这些人物没有一个是英雄,他们都有自身的矛盾,是尴尬的、卑微的、真实的、可爱的人物,在戏剧观上,我们和莎士比亚、契诃夫、贝克特以来的精神是接轨的。好的戏剧主题是多义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人都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令自己感动的东西。我更迫切地想用这部戏来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对话,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对话。编剧温方伊说,她写的是“知识分子的永久困境”,表达的是一种哲学的东西。

  谈市场:政府应支持年轻人创作

  南方日报:有人说,当代中国出现了“戏剧危机”,当代的戏剧生产制度和戏剧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

  吕效平:在走向市场方面,剧本只做减法,没有做加法,校园话剧走市场这件事我们做了10年了,一开始是不被理解的,之所以这样做,最简单的一个考虑是我们培养的是戏剧专业的人,培养这种专业精神必须售票。

  现在,我们更需要个体性的、精神性的生产,现在都在讨论戏剧市场,为什么没有戏剧市场?根本原因是没有戏剧产品。好的是目前上海有一波戏剧人在那里折腾,北京这些年小剧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现在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们占用的巨大的资金拿过来扶持年轻人创作,这个事情要慢慢来。如今,戏剧从曾经的主要艺术方式让位给电影、电视,这很正常,全世界都是这样。但是在任何一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城市一定是有几万戏剧观众的,每天晚上都应该有10场以上的戏剧演出,如果完全没有,那就不正常了。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用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