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中澳联手双语音乐剧《蝴蝶》融入偶剧特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50
核心提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PlayKing制作公司共同出品的双语音乐剧《蝴蝶》,将于2013年1月17日-20日在国话剧场亮相。该剧由澳大利亚编剧丹尼尔-金在1984年创作,改编自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PlayKing制作公司共同出品的双语音乐剧《蝴蝶》,将于2013年1月17日-20日在国话剧场亮相。该剧由澳大利亚编剧丹尼尔-金在1984年创作,改编自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新版《蝴蝶》由中澳两国演员同时用中文和英文表演。偶的运用也是该剧的特色之一。
  中澳联手双语音乐剧
  音乐剧《蝴蝶》是澳大利亚编剧丹尼尔-金(Daniel Keene)于1984年创作的代表作。本剧改编自普契尼经典歌剧《蝴蝶夫人》,但将背景改在中国上海,讲述一个名为蝴蝶(又名“巧巧”)的中国姑娘,为爱等待,却惨遭抛弃的悲剧故事。音乐剧虽然沿用了歌剧的故事情节,但在故事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开场便直面主题,围绕女主人公内心世界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残酷展开一场关于爱情、关于人性的深入讨论。本剧首演至今三十年长演不衰。这次全球首演的版本是在80年代版本基础上的调整。丹尼尔多次获得南澳首演戏剧奖、维多利亚首演戏剧奖、纽约新戏剧人等多项戏剧大奖, 9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现代派编剧之一。他的语言幽默中带着嘲讽,诗意却不失锋芒,被澳大利亚媒体称为“行走在道德线上的危险编剧”。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曾成功制作中国版的《美女与野兽》,他表示:优秀的音乐剧绝不只是戏剧加唱,它关乎整体节奏、细节掌控。音乐整体基调与个人色彩谐调浓重,《蝴蝶》正是这样大胆而踏实创作的。澳方制作人王子音透露,《蝴蝶》是一个由于东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悲剧,即便在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的今天,种种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仍然存在。中澳双方的这次合作意义就是要直面文化冲突,剖析文化差异。
  偶的运用是全剧核心提供新视角
  1988年曾参与英文版《蝴蝶》来华巡演、时隔多年又担纲本剧导演的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近年来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非常频繁,曾为中国儿艺执导了大型视觉舞台剧《十二生肖》,并将为澳大利亚原创音乐剧《金刚》担当偶的导演。谈到《蝴蝶》时,他坦言,“偶的运用是这个作品的核心。”与一般作品不同,《蝴蝶》中的偶戏是基于源自东方的净琉璃文乐木偶戏的传统表演形式。在剧中,木偶的操纵者是可见的,他与木偶一样是故事的讲述者。在解释木偶的运用时,彼得说:“这绝对不是一个给孩子看的木偶戏。在剧中,木偶的运用往往带着一些隐喻,是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延伸。它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让观众去了解和感受表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要呈现的世界。”
  两国演员各用母语 音乐创作难度大
  现场,中澳双方演员表演了全剧第一第二幕中《一纸婚约》、《从海上来》等歌曲唱段。作为本次音乐剧《蝴蝶》的作曲,程进与导演彼得-威尔逊合作多次,他将打造一套带有老上海风情的全新《蝴蝶》。作曲程进表示,这次是他第一次为双语音乐剧创作。有的场景需要有中英文两首歌表达,有的歌曲需要中英文两段,有的二重唱干脆需要中澳演员各自用中文和英文。剧中,为了突出老上海特色,会融入爵士乐元素,为了满足现代观众需求,也会有不少现代音乐元素融入。
  音乐剧《蝴蝶》的演员阵容集结了中国、澳大利亚的优秀音乐剧表演人才。以《我们都是好孩子》走红的中国女歌手王筝 饰演蝴蝶/巧巧。男主角平克顿船长则由来自澳大利亚的资深音乐剧演员斯科特-阿文(Scott Irwin)扮演。此外,饰演夏普利斯的大卫-惠特妮(Daivd Whitney)以及饰演平克顿美国妻子凯特的丹尼艾尔-巴恩(Danielle Barnes)也都来自澳大利亚。曾参演中文版《美女与野兽》并赴日本四季剧团进修演出多部音乐剧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侯岩松和杜鹤则在剧中“狼狈为奸”,分别饰演罗叔和姑妈。在剧中,观众将听到中国演员使用中文对白,而澳大利亚演员则会讲英语。
 
相关产品、服务: 礼仪庆典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