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小岛芸香》为对白寻找意义

   2016-04-06 72
核心提示:香港鬼才剧作家潘惠森的首部爱情剧《小岛芸香》将再次被搬上舞台。 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吗?还是一则耐人寻味的人生寓言?他和她相遇在小岛,看似漫不经心的问答交锋,琐碎中又似有深意。 遇到一个有份量的剧本,是演员的福气;如何演绎文字的力量,则是演员的功力。
    香港鬼才剧作家潘惠森的首部爱情剧《小岛芸香》将再次被搬上舞台。

    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吗?还是一则耐人寻味的人生寓言?他和她相遇在小岛,看似漫不经心的问答交锋,琐碎中又似有深意。

    遇到一个有份量的剧本,是演员的福气;如何演绎文字的力量,则是演员的功力。

    是爱情,又不是爱情

    《小岛芸香》是潘惠森的首部爱情舞台剧,首演于二十世纪90年代,只有一男一女两位主角,通篇的对白似浅又深,讲的是爱情,却又像是更广阔的世界。陈丽珠说,《小岛芸香》的剧本在她的抽屉里放了很久了,90年代,香港本土的剧本不算多,而潘惠森的语言总让她觉得有趣。「通常起码都有两层含义,比较起欧洲的文本,本土的文本中让我觉得比较贴身的好像是他的戏,那戏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找。」

    进剧场的作品总对文字很着迷,也很执着。以往的作品,曾以卡夫卡、黑塞、卡尔维诺、洛尔卡等人的文学作品为蓝本来创作剧本,在表现上,加入风格化的形体动作,在文学与剧场间找到意涵丰富的空间。近年来,在尝试了《黑鸟》、《母鸡身上的刀》、《厮杀之神》等多个欧美文本后,进剧场罕有地回到了本土,选择了《小岛芸香》这个充满了对话的话剧本子。

    「这个剧本对我来说,最timeless。潘惠森后期到现在的作品,写的都很贴近香港,我不是说对这些题材没有兴趣,而是它们通常是对一个议题或者现象的呈现,但是《小岛芸香》似乎是一个很阔的东西,好像是说爱情,但是不只是爱情。讲坚持、理想、和执迷。而且他现在的剧本里通常很多人,我想回到最简单的地方,去找那些对话的力量从何而来。这里面,只有两个人的对白,剧本有七场,每一场都很精彩。」

    一男一女在小岛上相遇,他为了逃避原来的生活,而她一直在等一个人。他想说服她离开这个岛,她却执意坚持等待。岛是故事发生的地方,也是一个隐喻。他说:「没有人可以是孤岛。」那么……「要独自留下还是一起离去?」

    故事让陈丽珠想到了许多。「一个女孩子留在岛上,坚持要等一个人,如果有一个人和另外那个人很相近,为甚么一定要等以前的A,而不能用B去取代呢?爱情也是一样,就像《小王子》,玫瑰都一样,为甚么就是要他星球的那一朵?是不是真的可以转移呢?」她说:「不过让我最有感觉的不是她可以一直坚持,而是,坚持的质地到底是怎样的呢?有些人坚持是会变枯死,是一个结。那坚持到底是美德还是『傻德』?有意思的是,有些东西就解释不了的。——那么辛苦做来干嘛呢?但是解释不了,只是你的心告诉你要往那边走。我觉得那个部分在生命中是重要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解释,像是功能性的menu一样。我天生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不明白那种可以凭menu做人的方式。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也不需要艺术了,都不functional的。」

    岛比海更深

    将文学作品编作成为剧场作品,创作者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不需要非要依赖对白的力量,可以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但《小岛芸香》是典型的话剧剧本,以对白为主,与陈丽珠一起担任导演的潘诗韵说,光是看陈丽珠与李志文这两位擅长「形体」表演的创作人如何挑战自己,把对白的不同层次「说」出来,就已经很有看头。

    陈丽珠说,进剧场对文学作品,特别是欧美文学的偏爱事出有因:「原本进剧场的基本组成,是一个苏格兰人(拍档纪文舜)和一个中国人,如果找英文剧本就可以一起做。但是因为我们两个的倾向都不是去演绎一个剧作家的世界,而是想要找找我们身边的题材,或者文学世界中的丰富的资源——这个资源一定多过剧本世界的,原材料就会丰富些。于是很自然,我们就开始用英文,选择欧洲文本比较多。最开始的时候,为甚么喜欢编作剧场?为甚么喜欢自己来写剧本?是因为要等一个本土的剧本出来,而它又有东西和自己贴身的话可能要等好久。如果情况是那么被动,而又已经有那么多现成的小说、诗让你感动的,可以自己创作出自己的感觉,为甚么不呢?最初,90年代的时候,很雀跃是要去学习创作中的各种手法,学习如何去运用它,编作剧场就是最激烈的方式,所有的元素都可以用。而话剧则会局限一些,可能因为要集中在剧本或者文字,或者布景那里,但编作剧场是可以无限量地去,舞台上哪怕甚么都没有都可以,那反而可以回归演员的身体表达,又是一种可以去找一辈子的东西。」

    但当真正遇到一个有份量的剧本的时候,对陈丽珠而言则是真正回归文字的力量。就像排练《小岛芸香》,那种感觉就像要去打开剧作家后面的密码,是一个很强的学习过程。「文字后面的意象是甚么?有些人不仅用意象的哦,就像洛卡尔的剧本,他一读那个音节,其实就有感情出来了。如果剧本本身有份量,演出绝对会有丰富的意涵。」

    潘惠森的文字,力量有多大?那一层一层剥开去,渗出来的意思,陈丽珠说看十次都看不完。「而我们只演不到十场(笑)」。看剧作的宣传文案中,有句话倒耐人寻味:「解开一袭芸香,原本岛比海更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900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ejua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