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刚过去,今年好像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毕业就结婚了,也踏入了毕婚族的队伍中,庆祝那些从象牙塔出来就结婚的新人吧,毕竟两个人能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件喜事。但很多人都在讨论毕婚族是走向幸福还是火海?
还记得在多年前,毕业族的专利就是到女生宿舍门口唱歌;从窗口把热水瓶搞搞摔下,那是大四野蛮的发泄;现在想想那些冲动而单纯的小儿科感觉很搞笑。用一场婚礼来庆祝毕业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举动。两年前当“毕婚族”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露出很吃惊的神色,而如今“毕婚族”已经成了流行。
还记得当年看达斯汀霍夫曼的《毕业生》,上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生就流行毕婚族。如果承认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对于毕婚、校婚,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在毕业结婚的潮流中,至少有一些毕婚族并不幸福,或者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说的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工作,房子,孩子等一系列生活的挑战,有多少毕婚族能够靠自己来解决。有的是依靠父母,有的干脆和父母一起住。
曾经有一对小夫妻毕业一年就结婚,第二年就要了孩子。两人把孩子扔给70多岁的父母,一点工资快乐“月光”,可怜老人的一点退休金还要补贴他们的生活费。还有一则案例来自报端。一对毕婚族小夫妻刚生了孩子就闹离婚,原因竟然是年轻父亲不能适应身份,丝毫没有当爸爸的觉悟。“毕婚族”成了“闪离族”,这大概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
就算一无所有,但至少还有爱情。很多毕婚族人士拿这句话给自己辩解。一纸婚书通向只属于两个人的自由之海,不过在自由的背后还有现实的火焰。每对夫妻都会经历这些,然而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变数只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