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族婚礼之唱词特色
土族婚礼中的歌舞最具特色的是歌的唱词。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用的唱词都不一样,通常是三种类型。一是讽刺、诙诣、幽默类的。如纳信到新娘家坐在炕上吃饭时,阿姑们在院子里唱的那段唱词:
我们姑娘的走手,/像锦鸡那样好看,/纳信姑爷的走手,/像母猪那样难看,/从哪里来的人哪?/头像背篼一般,/眼像燕麦一般,/嘴像灶洞一般,/鼻像烟囱一般,/耳像木盘一般,/领像鹤颈一般,/臂像棍子一般,/手像耙子一般,/他家的纳西金就这个模样。
二是庄重、严肃类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娘在改发唱的那首歌:
蓝天的锦鸡鸣叫了,/大地的雄鸡鸣叫了,/吉祥的时辰来临了,/姑娘改发的时候到了。
三是夸张、生动、奔放类的。如新郎和新娘在拜天地时,致祝词老人唱的那首歌:
金子一般的新娘,/金子一般的新郎,/在进入金龙门,/迈过金门槛的时候,/双手捧起子孙的福间,/一拜,/永恒的长生天,/保佑众生的天神,/主宰世界的可汗,/二拜,/供于阿寅勒(村落的意思)的众神,/威力无穷的神山,/消祸禳灾的照山,/三拜,/生你养你的双亲,/阿寅勒的各位父老,/四方宾客和亲戚朋友!
土族歌舞相伴的婚礼的每个环节和程序都渗透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浓缩了土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土族人民独特性格,纳信的聪慧机敏、主户的谦虚热忱、阿姑的泼辣俏皮、新娘的矜持羞涩都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风俗画,犹如土族文化园中一枝奇葩,五彩纷呈,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韵味和泥土芳香,具有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土族婚礼中的歌舞最具特色的是歌的唱词。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用的唱词都不一样,通常是三种类型。一是讽刺、诙诣、幽默类的。如纳信到新娘家坐在炕上吃饭时,阿姑们在院子里唱的那段唱词:
我们姑娘的走手,/像锦鸡那样好看,/纳信姑爷的走手,/像母猪那样难看,/从哪里来的人哪?/头像背篼一般,/眼像燕麦一般,/嘴像灶洞一般,/鼻像烟囱一般,/耳像木盘一般,/领像鹤颈一般,/臂像棍子一般,/手像耙子一般,/他家的纳西金就这个模样。
二是庄重、严肃类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娘在改发唱的那首歌:
蓝天的锦鸡鸣叫了,/大地的雄鸡鸣叫了,/吉祥的时辰来临了,/姑娘改发的时候到了。
三是夸张、生动、奔放类的。如新郎和新娘在拜天地时,致祝词老人唱的那首歌:
金子一般的新娘,/金子一般的新郎,/在进入金龙门,/迈过金门槛的时候,/双手捧起子孙的福间,/一拜,/永恒的长生天,/保佑众生的天神,/主宰世界的可汗,/二拜,/供于阿寅勒(村落的意思)的众神,/威力无穷的神山,/消祸禳灾的照山,/三拜,/生你养你的双亲,/阿寅勒的各位父老,/四方宾客和亲戚朋友!
土族歌舞相伴的婚礼的每个环节和程序都渗透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浓缩了土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土族人民独特性格,纳信的聪慧机敏、主户的谦虚热忱、阿姑的泼辣俏皮、新娘的矜持羞涩都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风俗画,犹如土族文化园中一枝奇葩,五彩纷呈,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韵味和泥土芳香,具有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