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以色列殿堂级话剧《安魂曲》8月13日首登国家大剧院

   2016-03-10 70
核心提示:以色列卡梅尔话剧团经典之作、根据安东·契诃夫的三篇故事改编的话剧《安魂曲》8月13至15日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该剧由以色列最伟大的编导哈诺奇·列文编剧并导演,使用古老的希伯来语演绎,配合中英文字幕,现场小型乐队与天籁歌者为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添神采,使观众深入领略以色列民族精神世界的风采。

  以色列卡梅尔话剧团经典之作、根据安东·契诃夫的三篇故事改编的话剧《安魂曲》8月13至15日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该剧由以色列最伟大的编导哈诺奇·列文编剧并导演,使用古老的希伯来语演绎,配合中英文字幕,现场小型乐队与天籁歌者为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添神采,使观众深入领略以色列民族精神世界的风采。

  这部聚焦于死亡的话剧讲述了一对农村老夫妇的死亡,一位年轻母亲的悲伤,以及一位车夫的丧子之痛。极简纯粹的舞台将诗意和幽默混为一体,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屋都是由演员来扮演,演员像儿童一样在舞台上来回穿梭,在犹如童话的世界里、在诙谐欢愉的气息中“向生而死”的生命光辉令观众热泪盈眶。

  世界名团携大师之作首登国家大剧院

  哈诺奇·列文,终其一生都是以色列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一生创作了56部戏剧,他的作品引人入胜、犀利、机智而富有诗意,植根于以色列社会,却传达了一个超越地域限制的普遍信息。肉体的和灵魂的死亡,折磨和羞辱,这是列文的创作中反复重现的主题。伦敦《卫报》曾这样评价这位有着“以色列良心”之称的剧作家--“他的戏剧打开了我们的灵魂之窗,从中挖掘出我们渴望的一切”。《安魂曲》是哈诺奇·列文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他在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创作了这部作品,其诗意风格在该剧中也中达到顶峰,也是列文身患癌症后创作的自我对话、生命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临终之前的几个月里,他还曾亲自参与导演工作,因此这部作品被看作是列文的遗愿和遗嘱。

  1999年3月,《安魂曲》在卡梅尔剧院首演,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话剧院团之一,这里上演过列文的大部分作品,不少都是他亲自执导的。此次,正值中以建交二十周年之际,卡梅尔剧团携这部殿堂级名剧再度访华,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再次成为北京话剧观所瞩目的盛事。

  《安魂曲》--北京观众记忆中的那场盛事

  《安魂曲》曾获得六项以色列戏剧学院奖,在海外的巡演也大获成功、每到之处备受欣赏。2004年10月首度来到中国,在北京参加“永远的契柯夫”为主题的国际戏剧节,好评如潮。《新京报》曾这样报道--“我们应该感谢以色列的艺术家们,与以往北京舞台上演的话剧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安魂曲》的舞台干净,情节纯粹,似乎聪明的以色列人信手拈来的巧妙编排,便是舞台上一处不错的景致。朴素的表演、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的音乐、像圣歌一样的现场吟唱将死亡涵义升华直至震撼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2006年该剧受邀再次访华,是“首都剧场落成50周年纪念”唯一的外邀剧目。今年,为纪念中以建交20周年再次赴华,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让这部色彩斑斓的伟大诗作在中国的舞台上再次呈现。大剧院项目负责人介绍:“团中演职员平均年龄已经50多岁,但是极其认真敬业,对每句话每行字都一丝不苟,因为《安魂曲》使他们瑰宝。其中已经80多岁的男主角约瑟夫·卡蒙,从99年该剧面世开始一直由他饰演剧中的老人一角,这种丰富和专注的人生积淀也为这部话剧注入了另一种生命质感。一个80多岁的表演艺术家再次从以色列来到北京,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上,演绎一部大师的遗作,本身就令人感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602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hejua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