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音乐节:未来竞争在于差异化

   2016-03-01 59
核心提示:“未来的音乐节市场将会进入细分阶段,每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或者正在主办音乐节的人都需要考虑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沈黎晖特别指出,“做音乐节是一件持久的事情,这么多年来,很多音乐节举办了一次、两次便消失了,要长期积累,让音乐节持续下去才能积聚品牌影响力”。


  从品牌影响力和盈利状况来看,经过多年“去粗取精”的发展,几个长期坚守、保证品质经营的音乐节终于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扭转了长年亏损的状态,开始盈利。


  延续去年音乐节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年“五一”刚到,音乐热浪便汹涌袭来。各大重量级音乐人轮番上场,成为各大音乐节的亮点。从4月30日到5月1日,在北京同时举办的顺义迷笛音乐节、通州草莓音乐节、朝阳MMAX大爬梯音乐节和地坛音乐节,以及5月18日到20日即将在北京平谷压轴演出的乐谷音乐节等,整个5月,十几个舞台轮番上演音乐狂欢盛会。

  在未来音乐节市场的发展中,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是目前各大音乐节操作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从“五一”期间北京3个主要的音乐节来看,他们各自在市场细化上日渐明确,迷笛坚持走纯摇滚路,草莓在寻求多元化和规模化,MMAX大爬梯则定位成嘉年华的“音乐生活节”。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每一个音乐节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庞大观众群。

  数据显示,2011年“五一”期间全国共有38个音乐节举办,仅3天时间音乐节就吸引观众达近百万人次。虽然今年的最终统计数据尚未公布,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总数将会比去年略有上升。

  “未来的音乐节市场将会进入细分阶段,每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或者正在主办音乐节的人都需要考虑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沈黎晖特别指出,“做音乐节是一件持久的事情,这么多年来,很多音乐节举办了一次、两次便消失了,要长期积累,让音乐节持续下去才能积聚品牌影响力”。

  “国外的音乐节提前一年就会有自己的演出计划表,这样在商业运作和场地服务方面就能有更长的准备时间,但是提前制定演出计划在国内很难实现。”几位负责人都表示,“目前,节庆活动的审批环节较为复杂,对活动期间的安全性要求高等因素,致使像音乐节这样的大型活动的审批时间比较长,缩短了运营周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473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