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共融音乐节让“弱势群体”光芒闪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5  浏览次数:88
核心提示:12月4日,一场由公益服务对象和公益人共同演出的“ShiningPride共融音乐节”在广州雕塑公园TU凸空间举行,旨在以艺术为媒,倡导“没有‘弱势群体’,只有不同特质的人”。

                

 

                 

 

 命运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也打开了一扇窗。对于各类因不同缺陷而成为公益服务对象的“弱势群体”而言,艺术技能往往正是他们的命运之窗。12月4日,一场由公益服务对象和公益人共同演出的“ShiningPride共融音乐节”在广州雕塑公园TU凸空间举行,旨在以艺术为媒,倡导“没有‘弱势群体’,只有不同特质的人”。


  这场特别的音乐会由ShiningPride闪亮派跨界公益行动小组与广东狮子会共同主办,希望通过这一让“弱势群体”平等展现才能的艺术平台,促进公众对公益领域及“看不见的人群”有更深的了解,让每一个个体的人格与光芒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表演带给现场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动

  当13岁的盲人少年邓奇奇用二胡奏起《光明行》时,台下有观众这样形容:“他的琴弦轻轻一动,仿佛一把极锋利的刀片,在我没反应过来时已经在心上拉了一道口子。”


  自从1岁失明,音乐就是邓奇奇唯一的心灵窗口。在家乡安徽他被称作“二胡神童”,中央民族学院特教学院曾给他免学费入学资格,他却因无法承担3000元的学杂费而中途退学。11岁时他跟妈妈到深圳边学艺边卖艺,小小年纪就开始承担一家6口的生计。


  “共融音乐节”的发起人之一,深圳的公益律师黄雪涛将他带到共融音乐节,让他用音乐告诉人们,上天蒙上了他的眼睛,却把最动人的音乐装进了他的心里。


  来自南海红卫麻风病康复村的4位老人在拙朴的二胡、扬琴伴奏下唱出《给妈妈的歌》,用歌声唱出他们与麻风病相伴孤寂岁月中的心声。


  来自番禺的打工三人组高歌一首《谁伴我闯荡》,吉他手黄祥初说,这首歌写出了他们心中的感受,一个人不知要去哪里,但即使在没有路的时候也选择坚强。


  短短两个小时中,10多个来自不同群体的节目给了在场400多名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动。


  “我们是榜样,让具有同样创伤的人们能够看到希望。”这是所有表演者的共同宣言。苦难让他们成长,让生命有了额外的韧性与宽广,也让他们获得治愈他人创伤的能量。


  理念“弱势群体”只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普通人

  “共融音乐节”的7名发起人,正是希望通过对“共存共融”理念的倡导,让人们停止用“怜悯”和“悲惨展示”来误读“弱势群体”,重新塑造“没有弱势群体,只有不同特质的人”的社会认识。


  今年3月,在参加由广东社会公益学习中心发起的“公益行动者协力营”时,这7位被分在同一小组的公益行动者碰撞出了“共融音乐节”的创意。


  “对于接受公益服务的人们来说,最难受的不是处于困境之中,而是需要承受人群中的异样目光。他们缺少的不单是钱和物,更是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发起人之一朱玮说。


  通过讨论他们认为,许多“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是因为缺乏接受教育与发挥潜能的机会,或在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但在艺术领域却更容易突破障碍,迸发光芒,这便是举办“共融音乐节”的最初设想。


  音乐节之后,ShiningPride闪亮派跨界公益行动小组将继续致力于通过艺术的传播方式,引导公众、传媒及公益从业人员从对“弱势群体”的“强势视角”向“平等视角”的转变,并面向“弱势群体”开展能力建设工作,为公益服务对象能力和话语权的提升创造一个相互尊重、包容与支持的社会环境。


  反响这是一个“有爱”的音乐节

  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执行主任曲栋:以艺术为媒介,针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误解和歧视问题,倡导“其实他们也有闪光点”,这种形式在香港等地都已比较普遍存在,但在内地却尚属少见。


  在未来,“共融音乐节”应该更加朴实,增加对表演者所代表的特殊群体的介绍和问题的揭示,以更加贴近公益改变命运的核心议题。


  网友“Suki是非”:这是个有爱的共融音乐节。他们其实很美,只需我们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只要你愿意多走一步,就可以伸手触摸光辉。

 
相关产品、服务: 舞蹈演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