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至31日,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在巴林举办。
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团
差不多是亚洲最小国家的巴林王国,国土面积只有712平方公里。在这个仅有110多万人口的国度,首都麦纳麦的人口大约有30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49%。因为人口太少,以往外国艺术团来到这里演出时,巴林文化中心剧场难得满座,而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和两场少林武术团的演出却场场爆满,以至于一位剧场工作人员惊叹说:“没想到来了这么多观众!”
3月28日,嵩山少林武术团在巴林文化中心表演了精彩绝伦的中国功夫。特别录制的全新配乐充满底蕴深厚的生命激情和情感张力。20多名英气勃勃的少林弟子轮番出场,表演了八段锦、童子功、金刚拳、集体牧羊鞭、空手夺枪、传统拳、周身开棍、集体罗汉拳、少林三醉、集体刀、少林棍阵、集体棍、银枪刺喉、集体七星拳、集体盾牌刀、四枪刺身、打山门、罗汉阵等20多个武术节目。70多次潮水般的掌声淹没了整场演出。巴林“麦纳麦——阿拉伯文化之都”负责人、巴林文化部公共关系司司长阿依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巴林看到如此精彩的武术表演,此次中国艺术节上的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新疆艺术团、嵩山少林武术团的演出和中国刺绣展都非常好看,受到巴林观众的由衷喜爱。她说,此次中国艺术节也是一次台下观众与台上演员、中国文化与巴林观众的直接对话和面对面交流,对于推动中国与巴林的关系、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她希望自己有机会能亲自到中国去看看。
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对少林武术团的演出惊叹不已。数位巴林观众表示,演出实在是太棒了!少林武术表演是他们看到过的最漂亮的演出。来自德国、伊拉克等国的旅行者也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外国游客是从关于巴林之春活动的推广手册上了解到中国艺术节的演出信息的。由于演出的剧场禁止8岁以下儿童入内观看,剧场外的电视屏幕前,一群巴林儿童一边跑跳比划着,一边看电视直播的演出实况。
中国驻巴林大使杨伟国在观看少林武术表演之后对记者表示,少林功夫,声震天下,誉满全球。此次由中国文化部、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巴林文化部和中国驻巴林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河南省文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中国艺术节非常成功。包括政府代表团、演出团、记者团等在内的国内8个团组、121人来到巴林参加本次艺术节,在大使本人27年的外交生涯中,是所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中巴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两国文化部负责人签署了中巴文化协定执行计划,对中巴关系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艺术节的顺利举办,中国驻巴林大使馆全力以赴配合组织,还动员了一些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包括台湾同胞参与艺术节的接待工作。巴林各方对中国艺术节都非常支持,巴方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负责,克服了很多困难,比如少林的“刀棍枪鞭”道具被海关扣留,他们高度负责地进行了协调解决。
巴林:多方了解
此番来到巴林才发现,对于这个国土面积最小的海湾国家,我们的确是知之甚少。这个建在沙漠上的国家曾经撬动了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开发。1932年,人们在巴林的沙漠上寻找水源的时候,发现并打出了海湾地区第一口油井,不但使巴林一举脱贫致富,而且使得整个海湾地区都由穷变富。盘桓在第一口井的遗址旁,眺望着不远的地方星星点点的“磕头机”还在啄取着地下黄金,我们在感叹上天对海湾国家的巨大恩惠的同时,也对巴林人对待石油资源的态度感到钦佩。巴林文化部安排全程接待中国记者团的用车是两辆小轿车,坐得满满的车厢内,空间很不宽敞,彰显着巴林人一切节俭适度的理念。全球驰名的巴林F1赛车场的首席执行官谢赫·萨尔曼曾经说过,虽然速度也是阿拉伯文化之一,但巴林人的车却越坐越小。
巴林人对水的节俭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由于水比油贵,麦纳麦市很难见到大块的人造草坪,一些楼房直接建在沙漠上,走出城市建筑就一脚迈进沙漠里,有人戏称这里的许多建筑是“沙景房”。我们居住的酒店里所提供的自来水,是海水淡化而来的,各种节水环保的提示让人对任何可能的浪费都格外小心谨慎。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就连小花盆里也装着滴灌喷头,恨不得以计算水滴的方式为植物提供所需要的水分。
巴林虽小,却给我们带来不少关于生活观念的启示。人们如果都能像巴林人那样珍惜自然资源,该有多好!
除了“一口井”,麦纳麦的名景还有“一棵树”和“一座桥”。“一棵树”即生长在广袤沙漠上的“生命之树”,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有人猜想这就是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地方,当地人认为这棵盘根错节的古树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气。“一座桥”即巴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跨海大桥,这两个邻国之间有着世人皆知的密切兄弟关系。在海外局势动荡不安、政治误解和偏见被放大的当下,巴林对中国的友好与关系的和谐,也是中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历史和现实友好合作关系的经典缩影。新近获得了中国文化部文化交流贡献奖的巴林文化大臣谢赫梅说,中国和巴林两国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友好合作基础深厚,希望不断丰富两国之间的文化合作,借此加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希望通过来到巴林的中国记者团的报道,增进中巴人民之间的了解,让中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巴林和巴林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