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哥本哈根》再度来深 反响强烈

   2015-12-21 互联网网友26
核心提示:时隔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带着他的《哥本哈根》再度来到深圳。王晓鹰在25日的第一场演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戏不是一般的西方戏剧,这是西方最顶尖的先锋戏剧,

  

       时隔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带着他的《哥本哈根》再度来到深圳。王晓鹰在25日的第一场演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戏不是一般的西方戏剧,这是西方最顶尖的先锋戏剧,已成了经典。在改编时,除了对台词进行精雕细刻之外,还缩短了篇幅。“我们根据国内观众的欣赏习惯,超过两个小时会产生思维疲惫,所以删掉了1/5到1/4的篇幅。”“深圳戏剧周”的开幕戏《哥本哈根》在深圳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这部被西方戏剧界誉为“无法超越的悬疑推理之作”在深圳遇到了知音。
  从2003年至今,他们三个人已经演了九年,期间从未换过演员,三人的配合用梁国庆的话说已经是“炉火纯青”。“这个戏不同于一般的戏,节奏非常快,对白如对剑,一招一式丝丝入扣,需要演员的极度默契。”他说。
  “深圳观众很热情,剧场也很安静。”扮演海森堡的梁国庆说。扮演科学家波尔夫人的杨青说,“我在舞台上感到了观众的互动,就是一种心灵交汇的瞬间,感觉特别美好。”
  “演完后有种空了的感觉”,杨青说,“每次我们演这个戏,各方面都要调整得特别好才行。演出中三个人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环扣一环,稍稍偏差就断掉了,所以特别累”。
  当晚演出中,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封闭状的全白色舞台,一次次原子弹投放的黑白影像以及伴随的震耳欲聋的轰鸣,白色背景中两扇可以打开的门,使得视觉与想像都得以无限延伸。三个一身白色服饰的演员热烈地辩论着,大量科学与政治有关的名词似乎艰深难懂,实则是在用超越一切国界和词汇的感情在与观众沟通。
  梁国庆说:“《纽约时报》说这个戏‘需要用眉毛以上部位来看’,很有趣,这是需要观众智慧来参与的一个戏。”《哥本哈根》是一部承担文化建设责任的话剧,在国外的演出中,《哥本哈根》都属于“非营利性戏剧”范畴。
    这是一部曾在200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托尼奖的话剧作品。
  这是一部无法超越的悬疑推理经典作品,达到了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219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