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 正文----2077

歌剧《赵氏孤儿》受邀出港演出 悲情感动观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52
核心提示: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国家大剧院带了一支庞大的国家队。国家队287人分10批赴港 主创主演33人、舞台技术组78人、合唱团71人、管弦乐团72人从3月18日起,《赵氏

       

       

 

      

 

    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国家大剧院带了一支庞大的“国家队”。主创主演33人、舞台技术组78人、合唱团71人、管弦乐团72人……从3月18日起,《赵氏孤儿》287名演职人员前后分10批陆续赴港。
  步入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大堂,歌剧《赵氏孤儿》的巨幅海报赫然悬挂于高处,画面上“程婴”与“赵孤”的古代造型,为这座现代化演艺场所平添了一丝古意。而3月24日、25日,国家大剧院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这里的两场演出,更是让两千余名香港观众“穿越”到了春秋时期,经历了一个关于古代义士“轻生死重然诺”的故事及其带来的心灵震撼。很多观众慕名而来,被该剧优美的旋律和极为强烈的戏剧性所感动,他们连连称赞:“中国歌剧创作不容易,能够创作出这么好的戏就更不容易。”
  此次歌剧的音乐制作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在西洋管弦乐的弹奏中加入了琵琶、笛子、唢呐等中国民乐演奏,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此外,舞台布景也是一大亮点。设计师高广健采用了一个15度倾斜的巨大平面作为舞台,极大地增强了立体感。气势雄壮,隐喻着春秋时代动荡失衡的人性与社会。这个倾斜的坡面被饰以庄重的浮雕式纹样,象征晋国大地的城池。之后它时而是集市的高台,时而是府第的院落,时而又是英灵现身的圣台,随着剧情的推进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既具现代感,又兼有中国式的写意之美。
  为保证重现在国家大剧院同样的恢弘效果,此次演出的舞台背景全部按香港场地的尺寸重新制作,耗时超过一个月。
  《赵氏孤儿》虽然是一部厚重的悲剧,然而贯穿全剧始终的音乐主题线索,却是一首低回婉转的《摇篮曲》,这是程婴的妻子麦菽在得知程婴决定以亲生儿子性命保全赵家遗孤时唱起的曲子,呈现出肃杀中的温馨,同时更反衬出悲剧的力量。剧中很多唱段堪称点睛,公主的《孩子,我们怎么办?》哀婉凄切,程婴的《饥饿啊,饥饿》悲伤动情,赵武的《雨越下越猛》高亢激昂,演员每次唱完,台下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
  全剧对结尾的处理颇令人玩味,没有像惯常那样在激烈冲突结束的刹那,在宏大的乐声中落幕,而是在正义战胜邪恶之后,让情节峰回路转地回到程婴身上,让他在舞台一角安详地唱起最后的咏叹《我已无力同行》……
  整个演出过程,舞台两侧的屏幕上都实时滚动着繁体字字幕,舞台上方则是英文字幕,加之节目册上有详细的故事大纲,香港及外国观众欣赏起来没有丝毫障碍。演出完毕,“Bravo!Bravo!”的叫好声此起彼伏。整个谢幕过程,几乎没有观众离场,他们由衷地将掌声送给了台上的每一位演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部剧给香港观众带来的真切感动。一位名叫孙静仪的30多岁女观众,在接受采访时两眼通红,时不时拿起纸巾擦拭眼泪,“这部剧中的很多情节都让我特别感动,比如,公主死去,程婴答应公主带孤儿走,公孙杵臼先生带着程婴的孩子去见屠岸贾,赵孤叫程婴‘父亲’……我今天拿的一包纸巾都用来擦眼泪了。”
  坐在孙静仪身旁的母亲,一边安慰自己的女儿,一边讲述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任何一位母亲来说,看这部剧都会流泪,因为她们最懂得程婴妻子舍弃孩子时心中的痛。坦白地说,我觉得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哪位母亲可能都做不到这一点,但我相信有程婴这样的人,忍辱负重,一诺千金。小人物的大义之举,让人揪心,更让人敬仰。”这位母亲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关于国家大剧院的介绍,“我知道有很多世界顶级艺术团体在那里演出,而这一次他们把自己制作的歌剧从北京带到了香港,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交流。真希望有机会到北京旅游,在国家大剧院看一场演出,听说它很漂亮!”
  香港歌剧院全权承接了本剧在香港的演出,剧中赵武的扮演者,同时也是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的歌唱家莫华伦不止一次表示:“不用坐飞机去北京、去国家大剧院,只是呆在香港就能看到这么好的中国歌剧,原汁原味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对香港民众来说这种机会太少、太难得了!将近290人的大团队整个搬过来演内地原创歌剧,这在香港还是很轰动的!”
  从3月19日起,舞台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开始装台布景、装灯。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
  相比于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宏大,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舞台就有些小巧了。为适应它的舞台尺寸,《赵氏孤儿》舞台布景全部重新制作,以保证最终呈现的舞台效果。大剧院的舞台技术人员从去年10月就开始了与香港方面的密切沟通,11月赴港进行了先期考察,而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则横跨了整个春节期间。
  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介绍,虽然时间紧,但是小到纹路绘画笔法的统一,大到15度倾斜平台使用的管材厚度,每个细节都力求与原景一样,在工期和水准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如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一版舞美非常符合巡演的要求,这个布景平台至少能用10年!”
  将自家剧目带到香港,接受香港观众检验,《赵氏孤儿》指挥、主创、主演可谓铆足了劲头打磨作品。他们从3月19日起便投入了排练,认真对待每一段旋律、每一个场景。而为了给艺术质量及最终的呈现效果再上一道保险,3月23日当天,A、B两组演员轮番进行了彩排。
  B组演员的彩排对香港的学生观众免费开放,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院校的数百名学生有幸先睹为快。包括中场休息在内,演出时间长达两小时四十五分钟,学生们从头到尾细细聆听、静静观赏,完全融入到了剧情之中。
  乐池中,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带领乐队也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激情。当最后一个音符终止,当指挥棒瞬间落下,身着一件短袖T恤的吕嘉,后背早已湿透……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内的空调冷风,似乎难以抵挡这位指挥及其歌剧《赵氏孤儿》的艺术之火。
   《赵氏孤儿》是中国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主题宏大、永恒,“里面的情感是全人类的情感”。在以西方社会熟悉的艺术形式、手法推广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精神。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用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