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岁,是花一般的年纪,但在印度一些偏远村庄,女孩到了这个年纪阶段就可能被迫出嫁,由此开始儿童新娘的悲惨命运,这就是所谓的印度童婚。在每年5月就是结婚的旺季,印度很多的地方都在举行儿童集体婚礼。许多父母在儿女张罗婚礼,有的新娘还在吃奶。
这种婚礼和正常婚姻一样,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后举行正式结婚仪式。婚礼也和成年人的婚礼一样,3、4岁的孩童穿戴整齐,戴项链和手镯在大人指点下,绕“圣火”3圈。
印度传统风俗认为儿童和小动物结婚也可以结婚
尚不会走路的婴儿便放在金属制的大托盘里,完成各种婚礼仪式。按照习俗,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11、12岁后去夫家,此后的命运就由夫家决定。
童婚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是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18岁,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价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经典所提倡的。
印度2005-2006年进行的一次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22.6%的女性16岁以前结婚,44.5%的女性16-17岁间结婚,2.6%的女性不到13岁结婚。
“童婚女性更易进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产两个孩子的间隔不到两年、多次意外怀孕、终止妊娠及绝育的可能性亦高”。
“儿童新娘”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印度,很多根本不明白结婚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结婚后将要承担的繁重家务,不知道结婚生子对她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