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华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手马友友,将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在杭州大剧院上演一场别致的“丝绸之路”音乐会。届时,大提琴和钢琴,中国的笙、琵琶和二胡,以及印度塔布拉手鼓等各种常见或古怪的乐器,将在300万元的音响设备下,在观众面前呈现出最佳状态。
音乐:融合东西文化
带着“丝路合奏团”来杭州演出,是马友友宏大的“丝路之旅”计划的一部分。“丝路之旅”是他自1998年起筹划的一项音乐艺术工程,旨在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途各地文化概念的兴衰和流动,寻找代表各地传统的声音。为此,马友友邀请了16位作曲家进行创作,其中包括朱践耳等7位国内的作曲家。马友友说:“我们的音乐,要做到既包含民族音乐的精髓,又结合现代音乐的元素,以达到最能感动人心的地步。”
此次演出的曲目,都是以“丝路”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朱践耳的《丝路梦寻》、赵季平的《关山月——丝绸之路写意》,以及阿塞拜疆作曲家法兰兹·阿里萨德的《哈比尔风格》等。《丝路梦寻》主要描写了丝路上的商队从沙漠归来,途经中国西北山区的情景;《关山月——丝绸之路写意》则描写了中国塞外风光以及人类对远方无穷无尽的想象。在这两首曲子中,中西方的乐器彼此交织,进行音乐上的对话。
乐手:个个古灵精怪
这次来杭州的马友友乐团里的音乐家,不光个个身怀绝技,而且都透着些古灵精怪:弹钢琴的乔·范,当年在哈佛和马友友认识的时候,还是个数学家;负责打击乐的沙内对鼓特别有兴趣,会演奏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鼓;约瑟夫是个印度音乐迷,他演奏的塔布拉手鼓便是一种一组两个的北印度古典乐器;拉二胡的许可算得上是个“丝绸控”,在乐团里被称为“丝绸老师”。
所以,在这些个性音乐家的手里,乐器呈现出的性情脾气也不大一样,比如来自日本的尺八音色苍凉辽阔,中国的琵琶甜美缠绵,印度鼓则跳跃性很强……
音响:全部世界顶级
为了让每种乐器都完美还原,从而让现场观众得到最好的欣赏效果,这些天,本次音乐会的乐器提供商王铁群很头疼,他经常对着马友友团队提供的2张音响清单发愁。“无论是音箱、话筒,还是操作台,全部要求世界顶级的,就是诺拉·琼斯世界巡演的音响标准,这方面就需要300万元左右。好些音响广州、上海都找不到,非要去香港调货。比如音箱,马友友方面特别指定了‘美亚之声’,因为它特别合适还原人声,可以让声音特别甜美,所以我猜想,届时音乐会中一定有特别震撼的人声演唱。”
更加夸张的是,为了照顾到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马友友乐团要求提供的乐器话筒就超过了30种,而每种乐器因为高音区和低音区各异,要求的话筒品牌还不一样。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