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赵氏孤儿》:这不是一本观影手册

   2015-12-09 互联网网友63
核心提示:上海京剧院推出了一部全新版本的京剧《赵氏孤儿》。策划并主演该剧的是有“小孟小冬”之称的“余派”女老生王佩瑜。

                     

 

     电影院里,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正放得热闹,书店里面,一本同样叫做《赵氏孤儿》的书也颇为应景。


  电影《赵氏孤儿》正放得热闹,书店里一本叫《赵氏孤儿》的书也如期上架上海古籍出版社把元人纪君祥的剧本《赵氏孤儿》、京剧名家孟小冬传本京剧《搜孤救孤》,法国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戏剧《中国孤儿》合为一册,再加上导读、传记等等,洋洋洒洒一大本,堪称“赵氏孤儿”大全集,其中伏尔泰那剧本更是首次正式出中文版。


  应该说,这样一本书有话题、有卖点,无论从编辑包装的角度还是借势电影的时机把握,都恰到好处,加上书本身的高质量,在书店的销售前景应该是颇可期待的但事情也有可能坏就坏在高质量上面,这书虽然好,开印却不过区区几千册,也证明了出版者的谨慎心态。


  说到底,除了附送的导读手册之外,上海古籍版的《赵氏孤儿》其实不是一本观影手册,里面各部分内容更像是面向专业读者的,特别是孟小冬和伏尔泰,他们的读者群甚至未必就有多大的重合度。从这个角度出发,这部“《赵氏孤儿》大全集”的市场前景,怕又未必乐观了。


  当然,书卖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书本身的价值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们抛开“观影手册”的噱头,再把随书附送的导读手册暂时放在一边的话,单看书本身,倒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特别是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剧本,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品,当年在欧洲上演时也曾经轰动一时,对于塑造早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影响是相当大的。


  说到电影,《赵氏孤儿》上映之后评价颇高,说到底是因为这故事既具备普遍的人性深度,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当中。作为一部借光的观影手册,如果在这角度上下些工夫,或许更能适应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吧。

 

 

京剧版《赵氏孤儿》演出链接:http://www.juooo.com/show/776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077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