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凤凰偶遇节今开幕

   2014-08-22 三湘都市报205
核心提示:8月22日-24日,凤凰偶遇节将在凤凰举行,赶边边场、金婚爱情典礼、沱江毕业典礼等10项活动如约呈现,多角度地呈现湘西民族的风情,老人们也将再次举行跨世纪的金婚典礼。

欢庆网消息:8月22日-24日,凤凰偶遇节将在凤凰举行,赶边边场、金婚爱情典礼、沱江毕业典礼等10项活动如约呈现,多角度地呈现湘西民族的风情,老人们也将再次举行跨世纪的金婚典礼。

一段情缘,一生濡沫。

8月21日,凤凰古城虹桥上,三对金婚老人报名参加中国首届“凤凰偶遇节”,向三湘都市报记者讲述了他们历久弥新的情缘。

【金婚故事一】 边边场里定终生

72岁的吴求仓和老伴龙志英走过了52个年头,他们经历了最传统的苗族婚嫁习俗——赶边边场。

20岁那年,吴求仓跑到边边场里,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相中了龙志英。“长得好看,感觉很聪明。”老人说,边边场是苗族青年男女专门找对象的地方。“这就是偶遇。”

他鼓起勇气去跟龙志英说话:“阿妹啊,向你讨一口糖吃啊。”姑娘也开口说话了,聊了一小会,吴求仓送龙志英回家,两人边聊天,边唱苗歌。“两人歌曲能对上了,事情就有谱了。”吴求仓说。

“那个时候呦,不能扯衣服,更加不能牵手。”吴求仓说,两人直到5个月后结婚时,连手都没有牵过。

8月21日,吴求仓和龙志英换上了专门准备的金婚服装,“当年结婚时,我就是穿这个。”两位老人没有想到,50多年后还能穿上同样的衣服,举行一次婚礼。

【金婚故事二】 “缺席”婚姻相守50载

“结婚的时候,我都不在。”穿上苗族服装,戴上头饰的雷初珍一直笑得合不拢嘴。

54年前,她跟刘益顺结婚时,还在县城里读书。婆家人跑到学校来请假,被老师骂了回去:“还在读书,结什么婚?”但婚礼依旧进行,几个月后,她才回家办了结婚手续。

其实在婚礼之前,他俩已经通过书信来往了两三年。

“他第一次给我写信,就说想跟我生活一辈子。”雷初珍回忆,当时刘益顺在县城教书,她在乡下干农活,在她心目中,刘益顺是个文化人。受到先生的影响,雷初珍也当起了民办教师。

婚后两人长期分居,周六要补课,周日要开会,只在周日散会后走几十公里山路才能见上一面。

“我们那个时候呦,在一起了就在一起了,不能变动的,老人会骂人。”雷初珍说,再难也要坚持。

最近两年,刘益顺嗓子出了问题,因为不能说话,老人常常会生点闷气,“他骂我,我就笑。人老了,要好好爱他。”雷初珍说话时,一直面带微笑。

【金婚故事三】 平淡如水得真情

77岁的张清生在结婚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兰加玉。

18岁那年,家里用大花轿接来了一个女孩,两人按照家人的安排成婚,掀开盖头时才看到妻子的容貌。

“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啊,都是媒人介绍的,满不满意都是她了。”张清生说,感谢媒人的安排,让他获得一辈子的安稳。

张清生是老党员,当过多年的村干部,每天有开不完的会,兰加玉就外出做功夫(干农活)。结婚一年后,家里三位老人相继离世,刚好又加上食堂化,大锅饭。张清生有4个小孩,4个弟弟妹妹,一共8个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两口子的身上。

有一次家里揭不开锅了,只剩下最后一碗饭,兰加玉一直饿着肚子,等着老伴回来吃,自己没有吃一口。这一碗饭的温暖,60年后,依旧留在张清生的记忆里。

现在,近80高龄的老人还坚持种田,因为早年劳累过度,腰腿部留了些小毛病。“用苗家草药,敷一敷就好点。”兰加玉对老伴的身体状况掌握得清清楚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05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