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艾夫曼芭蕾舞团来沪 俄罗斯并非只有《天鹅湖》

   2015-12-08 互联网网友58
核心提示:《柴可夫斯基之恋》用老柴的交响乐贯穿始终,情感人生的展现借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舞台则如凝重静谧的俄罗斯油画。

                   

 

  每年元旦前后,来自俄罗斯的“天鹅”频飞申城的现象,让人们误以为如今的俄罗斯芭蕾界还沉溺于百年前辉煌时期的保守回忆之中。观众在上海舞台上看到许多欧美国家的芭蕾舞团,呈现的都是充满创意的现代芭蕾,即使搬来全本古典芭蕾,也赋予了当代艺术家的大胆想象和全新艺术理念,唯独诞生了《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的俄罗斯舞团,总是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重复者前辈传下来的作品。因此,1月13、14日首次在上海大剧院登台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承担着让沪上观众重新认识俄罗斯芭蕾的重任。


  这支舞团从1977年由编导大师鲍里斯·艾夫曼创办以后,以原创作品立足舞台,让芭蕾界对原本沉闷的俄罗斯芭蕾有了新的认识,该团也在圣彼得堡、纽约和巴黎建立了演出基地,成为一支立足欧美大陆的国际舞团。不过,他们这次来华巡演充分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从历年积累的40多部原创作品中选了《柴可夫斯基之恋》和《俄罗斯的哈姆雷特》两部舞剧。


  《柴可夫斯基之恋》用老柴的交响乐贯穿始终,情感人生的展现借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舞台则如凝重静谧的俄罗斯油画。这部舞剧气质忧郁,剧中的柴可夫斯基在人生场面的闪回中,经常有他谱曲的舞剧形象如白天鹅等相伴。因此,表现手段相当丰富。而《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则用艺术语言叙述了发生在彼得三世时期的宫廷争斗,国王与王后、王后与儿子、王后与儿媳之间形成了你死我活的矛盾体。尽管演员们仍然踮脚、旋转,但激烈的内心矛盾却被肢体动作构成了充满张力的戏剧冲突,甚至产生现代悬疑剧的紧张感。


  据艾夫曼本人透露,俄罗斯很多城池都有舞蹈学校,芭蕾人才济济。由于中国一些剧院人士和演出商总是把目光盯着《天鹅湖》,因此有的人为了满足大量来自中国的订单,常常招聘演员临时组团,使得中国观众一时难辨“天鹅”真伪。65岁的艾夫曼希望能把他创作的包括《红色吉赛尔》等40多部作品,都能让上海观众共享,他说:“从抒情的浪漫芭蕾到如今的心灵芭蕾,俄罗斯芭蕾正朝着与智慧的观众产生现场共鸣的方向变得更有个性。我希望热爱芭蕾的观众能观看和喜欢我们的芭蕾。因为,俄罗斯并非只有《天鹅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1050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