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中英导演研讨会牵出尴尬事 田沁鑫:多面手难寻

   2015-11-24 互联网网友65
核心提示:因《生死场》等厚重人文大戏而闻名的田沁鑫,这次以癫狂喜剧《夜店之天生绝配》改走商业路线,颠覆了观众以往对其的认知,也引发一些不少观众质疑,难道当下戏剧界也同样处境尴尬?

田沁鑫

 

  “当下中国戏剧表演的专业院校,对演员的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缺口,市场越来越需要全能型的演员,而无论中戏、北电还是上戏等,这些专业院校的科班生却在‘全能’这件事儿上显得相当尴尬。”这是导演田沁鑫昨天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英戏剧导演交流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


  昨天,均有作品参演艺术节的英国壁虎剧团艺术总监阿米特·拉哈弗、知名话剧导演田沁鑫、国家一级导演郭小男等作为受邀嘉宾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上,会议主持人、知名剧评家荣广润“发难”,提问一向用力正剧的田沁鑫,此次为何忽然转型商业路线。不想田沁鑫的回答,牵出了当下戏剧业界的一个普遍尴尬。


  原来,因《生死场》等厚重人文大戏而闻名的田沁鑫,这次以一部癫狂喜剧《夜店之天生绝配》改走商业路线,颠覆了观众以往对其的认知,也引发一些不少观众质疑,难道当下戏剧界也同样处境尴尬?即使是大导演,也不得不向市场低头?难怪老法师荣广润昨天也对田导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对此,田沁鑫并不认同。她认为所谓商业路线并非媚俗,而是预判现在与未来,观众究竟会更爱看什么?因此,对于“夜店”演员的要求,她首先提出“全能”,但真正着手才发现,演员好找,但“多面手”难寻——9个演员竟花了她整整三个月时间,走遍中戏、上戏、北影、中传媒等专业院校以及非戏剧科班院校,才艰难出炉。对此,田沁鑫坦言当下艺术院校专业演员的戏剧理论训练和实际要求存在严重落差。她认为,也正因为如此,“夜店”这类商业戏剧更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这类面向市场的定制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演员培训工厂的作用,没有机会直面市场,这些象牙塔里的骄子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切实了解,观众真正喜爱的演员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857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