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长春启动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

   2014-08-19 180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借着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吉林省长春市在不久前启动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标志着长春市正式拉开了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幕。

欢庆网消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借着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吉林省长春市在不久前启动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标志着长春市正式拉开了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幕。
  
       长春市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和示范区试点以来,民营经济规模和效益出现了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850亿元,同比增长14.5%。全面落实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预计上半年减税规模超过10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经济税收增长幅度仍然高于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民营经济从业人员203万人,同比增长5%,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多年来未有的井喷式增长。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连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春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实现“七个突破”的改革目标和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长春市计划到2017年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长春市GDP的比重达到50%,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达到45万户,年均增长10%,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52万人,占长春市城镇从业人员的60%以上。到2020年,长春市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全面形成。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长春市GDP的比重达到60%,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达到56万户,年均增长1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80万人,占长春市城镇从业人员的70%以上。

长春市常务副市长肖万民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表示,长春市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部署,是长春市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肖万民表示,在全面推进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长春市选择突出示范区改革的 “一区多点”来实施重点突破。“一区”,就是将长春市全域作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多点”就是以高新北区为代表的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净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多个区域。

据了解,长春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试点工作将推进七方面的改革试点。一是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建立权力清单和权力下放制度,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整合流程,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二是开展放宽市场准入和加强市场监管试点。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凡是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全部向各类市场主体放开。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协调机制,解决多头执法、多级执法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是开展民营经济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要素配置创新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协调推进、融合发展,提高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

四是开展民营企业做优做强试点。推动实施“大企业、小巨人”发展战略。鼓励个体工商户升级为民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小变大、大变强”。支持百强民营企业和百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

五是开展开发区转型升级试点。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包括加快兴隆综合保税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引进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六是开展深化城乡双向一体化建设试点。建立城乡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推动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化,推动民营经济全面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提高城乡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动力和活力。

七是开展营造发展环境和创新工作推进方式试点。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指标评价体系,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保障。

在如何创新民营企业的培育方式上,肖万民表示,首先,要牢牢把握增量引入和存量培育这两个重点。在增量引入上,着力围绕以市场换资本、以资源换资本来引进一批,围绕以产业链吸引为支柱产业配套来引进一批,围绕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再引进一批。在存量培育上,要依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合作生成一批,鼓励本土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嫁接并购生成一批,支持本地跨领域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一批。

其次,要锁定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这两个方向。要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比重,提升新产品产值率对传统产品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市企业中所占比重,提高科技人才在职工队伍中的比重,提高专项资金投向具有创新活动的企业的比重。

再次,要突出集群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优化这两个特色。按照全市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开发区转型升级意见进行项目谋划落位,要突出“一区一产业、一区一特色”,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民营企业向开发区和各类专业园区集聚,形成簇群发展,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4074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