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中国·爱在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研讨会4月27日在京召开,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济济一堂,碰撞出许多创新观点。
中国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和谐幸福生活之际,社区志愿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二十年来,为服务居民 生活、帮助困难群体、改善邻里关系、美化社区环境、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区安全、丰富业余生活、陶冶居民情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中华志愿者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正式设立了第一个专业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委员会。为尽快落实中办发〔2010〕27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 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61号《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央文明委〔2008〕6号《关于深入开展志 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文件中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指示精神,尽快推动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探索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有效模式,以及社区志愿者 队伍建设模式与发展规划,召开了本次会议。
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中华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袁媛、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江怡教授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联合国志愿服务项目专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在演讲中提出社区志愿服务的“三化四创新”观点,即多样化、专业化、持久化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 服务创新、资源创新等趋势;并介绍了城市社区“四结合”服务、农村社区“三对接”服务、农村城市化社区“双引双育”服务等创新模式,提出社区志愿服务已经 成为当今居民的时尚生活方式,成为快乐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社工与志愿者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成为新兴潮流。北京师范大学张网成教授分析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蓬勃 发展的趋势,并提出通过制订和实施规划,提升志愿者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思路。中国政法大学郭伟和教授分析了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动员方式,提出通 过激励居民自发、自由、自主参加志愿服务,共建共享幸福生活,成为普遍趋势。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行政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 家学者及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山西省民政厅、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北京中弘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中心等代表分别作了专家发言和经验 分享。民政部相关司局领导、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志愿者组织及社工服务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和中华志愿者协会部分理事等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分析和研讨了现阶段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势、使命与发展战略,分享了各地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模式与经验,促进了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交流及与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