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洋媳妇结婚了,这让父母在村里成了名人,同时为了让给孩子省钱买房子父亲每天早市上捡菜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给儿买房每天早市上捡菜叶
两个月前,王向牛和妻子王秀芳从蓝田老家来到了西安,经人介绍,在文昌门外的一家单位做门卫,平时给人看看车子扫扫院子,因为是熟人介绍,老两口的收入在“门卫界”算是比较高的了,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
王向牛说,儿子从小就在西安上学,早早就离开了自己:“所以现在沟通起来总觉得有些困难,他刚开始找这个美国媳妇我反对过,可他说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连他们最开始怎么认识的,我压根儿就不知道。”
王向牛居住的房子有七八平方米,床板用几个凳子架起来,一台上世纪90年代生产的电风扇在一直吹着。
“作为父亲,我总觉得对不起儿子,以前陪他的时间少,都是他一个人在外边闯荡,加上过去家里实在困难,他想吃冰棍我都不给他买,现在想想挺难受的,如今孩子成亲了,却连房子也买不起,觉得自己是一个挺不称职的父亲。”王向牛跟记者说,一边的老伴王秀芳偷偷抹起了眼泪。
如今,为儿买房,成了这位父亲生活中的首要目标,他甚至经常半夜愁得睡不着觉。
虽然收入可以,他和老伴儿还是每天都从早市上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回来煮着吃,“这些事娃都不知道,院子里有些好心的住户,还经常给我们送一些吃不了的菜。”王秀芳说。
儿子表示不需老父为自己操心
王向牛的儿子现在替别人经营着一家酒吧,“洋儿媳”在西安市内的一家小学做外教,“儿子每天骑个电动车送媳妇上班,大冬天把两个人冻得,我们看着心疼得很。”王向牛说。
“王师傅,何必这么为难自己呀?”一直在旁边听记者和王向牛聊天的马师傅插话说,“人家年轻人或许观念不一样呢,再说了,也不是谁家娶媳妇都非要给儿子买房不是?”
“我问过孩子,他说不用我们操心他们的房子,现在租着住也挺好,我那个‘洋儿媳’也说,在美国年轻人结婚不买房的多了去了,都是租房。”王向牛说,“可是咱是传统家庭,总有这个老的观念嘛,周围的乡党孩子结婚都给在城里置办下房子,我这心里不是滋味嘛。”
“孩子大了,又不是小孩子,自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的,他们看到您现在这么省吃俭用的,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常给王师傅夫妇带吃的宋先生说,“咱们做父亲的爱孩子是一方面,可是也不能让这种爱变成自己的负担嘛,有能力就帮孩子一把,没能力就过好自己的光景,让孩子放心工作也挺好的嘛。”
听着众人的劝说,王向牛心里的结似乎稍稍解开了一些,眉头不再锁得那么紧了。
在老两口的房间内,挂着一张风景画,这是“洋儿媳”自己画的,是送给王向牛的父亲节礼物。